吴卫荣
(湛江市麻章第三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本文将从教师对自身形象的重视、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及确保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角度出发,提出教师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途径,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语文素养;多媒体;小组合作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性差,很难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所以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注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能不断对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归纳与总结,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基础。
一、教师注重自身形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辅助者,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中是关键的驱动因素,因此,其自身形象、情绪都将直接影响学生日常学习。所以,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形象,保持亲和力、面露微笑,这能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将其畏惧感以及陌生感逐渐消除,使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紧张气氛得到有效缓解。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还不成熟,其对教师的模仿性以及依赖性较强,因此教师的所有言行都将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形象与言行。当学生表现不尽人意时,教师应对其予以关心和引导,当学生表现优异时,教师应不吝表扬和鼓励,如此方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其学习热情,进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1]。
二、借助多媒体激发兴趣
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可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营造许多种教学情境,可以借助形象、生动的声音、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继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使课堂学习转变为知识探索之旅。
比如:教师在讲授《凉州词》一首诗的时候,便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相应的广阔场面,例如登泰山观日出的场景可以使学生体会居高临下的豪情;观赏草原以及大海的时候,能让学生体会到心胸开阔之感;而在观赏西北苍凉的景象时,教师便可将文章、作者引出来。许多学生并没有亲身前往西北地区观赏的生活经验,因此单纯的课文讲解很难让学生体会诗中在塞外遥望黄河时体现出来的壮美与苍凉之感,教师即使运用再优美的词藻也很难让学生出现真切的体会。但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的时候,便能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影音功能为学生创设体验情景,例如在课程导入环节,便可向学生提出“这堂课带领大家前往西北塞外旅游”的设想,让学生充满期待。随后教师让学生闭眼想象飞机起飞,同时借助多媒体将飞机起飞时的声音播放出来,并让学生在“飞行”中想象窗外的景色。最后教师提示学生到达目的地,同时将相应的场景图片、视频等播放给学生,此时学生便能真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仿若置身其中,能够让学生在提升感受能力的基础上主动投身到学习当中,自然会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利用小组合作展开教学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日常教学模式、方法的创新、改革。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以及自身特征为学生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此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将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能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此时课堂氛围自然会越来越好。比如教师在讲授《精卫填海》一课时,便可根据学生实际阅读水平划分小组,并且提出相应的讨论问题,如通过通读全文,总结精卫的言行最终传达出了一种什么精神?随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继而展开小组探讨学习,并且鼓励其主动将自身的见解、感受分享给同学,而教师则在最后展开统一讲解,将精卫的自强不息、意志坚定以及锲而不舍等精神传达给学生。
四、引入游戏营造课堂氛围
爱玩、好动属于小学生的天性,游戏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入游戏来营造课堂氛围,以便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拥有快乐与满足感,如此方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明确,在开展游戏活动时,一方面不可对学生严厉说教,也不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机械性的记忆。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反义词、近义词或者拼音的时候,便可引入游戏展开教学。在准备游戏的时候,教师应该准备反义词、近义词或者韵母、声母的卡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抽取卡片,随后带着自己的卡片在同学中找到对应的“朋友”,这种游戏可以很快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快速、自主记住知识。
五、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仅仅认为语文属于一门有较强理论性的学科,然而实际并非如此。通过分析近些年的语文课本可知,教材中同样拥有大量实践性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到一起,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以及分析等能力,感受语文以及自然知识的博大精深[2]。
例如教师在讲授《爬山虎的脚》一课前,便应准备好爬山虎植物以及放大镜等,并且将其放到讲台上,此时学生会很好奇教师的用意,教师应留下悬念,不回答学生此时的提问。完成文章学习之后,学生便能明白教师准备爬山虎以及放大镜的用意,此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确课文所描述的科学知识,便应让学生到讲台上用放大镜亲自观察,从而直观明确爬山虎的脚的位置以及样子。借助实践营造课堂氛围,同样能让学生加深知识体验。
结论:总体而言,语文教师属于小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以及辅助者,因此其应当结合学生特征,为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日常教学模式展开创新,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其学习热情,使之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最终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让其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余彩辉.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学周刊,2020(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