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永梅
广西桂平市寻旺乡南津中心小学,广西 桂平 5372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培养综合素养的关键阶段,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培养阅读能力,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理解感知体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情感陶冶,丰富学生思想。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有效性策略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逐渐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阅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探究中感悟阅读内容,把握文章主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一、阅读的重要作用
(一)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阅读教学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以后,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维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跳跃性思考,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不仅要让学生阅读教材内的文章,还要让他们阅读课外读物,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灵活的思维。
(三)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课内外文章及读本,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含义,不是指掌握书本上的内容就可以,而要让学生通过文化的形式,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展现在其他学科的学习及今后的生活中,将自身的文化底蕴通过阅读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及思想道德品质,最终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人才。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设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不断强化学生阅读自信
小学语文阅读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的阅读基础和发展空间,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真正以目标为指引,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感知自己的学习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看到目标,并能够感到目标触手可及,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感知自己的进步和成长,这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最为主要的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更是强化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相对较差,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获得足够的学习热情、阅读兴趣,是最大的收获。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应的阅读和理解基础,此时应该让学生通过文字感知情感,通过句段把握文章思路,由整体文本感知基本的主题思想和作者写作意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的融入到教学中也是必然的趋势,为培养阅读习惯带来了很多便捷之处,也为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课文的内容,比如,相关的音乐、图片、动画等等,通过播放的内容再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阅读情境中,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就被整个阅读的内容所吸引住,让他们产生兴趣,从而更深入的阅读。再现场景,拉近时空距离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阅读情境,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再现文本中的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阅读、感知、体验,从而进行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这种阅读的氛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感受,使他们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进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此外,老师还要通过教学课件来帮助学生准确的掌握每一篇文章的阅读重点,能够一语道破课文的重点词句,积累更多的词汇,理解每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感情的传达了解每篇课文作者写作的意图,在阅读中形成宝贵的生活感悟,这也将为他们日后的写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不断拓展学生阅读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要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具体阅读中,去感知、掌握相应的阅读技巧,培养基本的理解能力。知识是所有经验的抽象总结,培养学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把知识重新转化为学生的经验,让学生有更加切身的体验,以此来学到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去感知,在阅读中体验,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让学生真正融入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中,得到更好的自我发展和提升。阅读能力虽然表现为一定的方法技巧,但这种能力不能直接移植到学生的思维体系中,而需要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慢慢地埋下种子,逐步生根发芽,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深入感悟,与文本及作者产生共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这有助于学生融入文本的情境中,体会文章的内涵和价值。学生如果能够在阅读时入情入境,就能更准确地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主旨,进而提高自身阅读品味。
三、结语
综上所诉,在当前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所关注的重点就是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以及学习技能的提升,而这当中阅读能力又是核心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将阅读教学落实到位,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阅读的氛围之中,和文本内涵实现内在的交流,进而使得个人的素养得到提升,能力得到强化,这也是和小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周达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157-159
[2]李高文.浅淡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52
[3]马海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4]陈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