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赵润梅
[导读] 小学是一个为学生打基础的学习阶段,
        赵润梅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中心小学, 山西 晋中 030600
        摘要:小学是一个为学生打基础的学习阶段,而数学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早已改变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更加注重师生的交流,课堂气氛也变得更加活跃,教师不断从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出发,使学生居于课堂的主体地位。趣味性教学法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不但可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教学课堂,也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拉近师生的关系。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运用
导言:
        小学低段数学教材中部分教学内容对小学生来讲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需要多次重复以及大量的练习,甚至有一些枯燥。而且由于小学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认知能力有限的特点,这类内容的教学不能单纯的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而是需要创造性的变换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形式、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小学数学课堂具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为此,本文就针对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析。
1 趣味教学法及其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趣味教学法就是以发展学生的心理情趣为主,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学习乐趣为目的,在不同的学习环境当中,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学习,不断启发学生智力,最后让学生不断地探究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趣味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欲,创造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幸福指数。就现在的社会来看,应试教育仍然占有主导地位,但随着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对教育的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趣味教学法就是在这种新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而诞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方式,它主要是针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强调寓教于乐,因材施教,注重分析学情,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1.1 增强课堂趣味,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都是以课本为主,单一地运用课本和板书来进行教学,这会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趣味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有趣的课堂学习中,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找到学习兴趣。
1.2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因为数学大部分的概念都比较抽象,很难理解,这就造成了学生主观学习的困难。当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厌烦的负面情绪。而数学的学习又是一环扣一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就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易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学习数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对数学产生兴趣,而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教师就要从课堂趣味教学入手。创设有趣的数学课堂,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2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趣味性教学法应用于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意义重大,从大的角度讲,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趣味性教学已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然手段,并且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充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小的方面讲,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可改变沉闷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此外,学生带着兴趣进行探索,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2.1 与生活实际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想要增强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到生活,将生活中许多有趣的事物融入数学课堂中,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学生在生活中更容易理解接受数学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数学和生活进行融合,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会很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

例如在加减法的学习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将教室想象成果园,同学们都是各种水果,让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然后进行加减法的训练。学生很容易投入到这种玩着学的模式当中,而且对于自己扮演水果非常感兴趣,课堂不再是枯燥的课堂,而是一个生活中有趣的果园,让学生在这样有趣的课堂中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牢牢记住。
2.2 结合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结合动手操作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学习“垂直与平行”时,我要求学生利用自己身边一切可利用的物体摆放出垂直与平行的形状。任务布置下去后,同学们表现的也极为踊跃。有的同学用铅笔摆出了垂直与平行的形状,有的同学用直尺摆出了垂直与平行的形状。还有部分女同学用头上扎头发的卡子摆出了垂直与平行的形状。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动用了身边一切可利用的物体进行了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充分理解了垂直与平行的真正含义,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垂直与平行”的浓厚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结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趣味教学法是趣味教学法的重要运用方式之一,也是同学们极为喜爱的一种趣味教学方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积极结合动手操作运用趣味教学法,让小学生在浓厚的趣味课堂环境中学习数学。
2.3 设计课堂活动
        数学虽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数学并不是纯粹的理科思维,它既具有理科强烈的逻辑思维也具有文科的艺术性,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思维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在活动中变得有趣,变得生动。例如在学习分类与整理时,教师可呈现一幅图片,图片上有大人、小孩、老人,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课堂活动,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图片中的人物进行分类,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在课堂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智慧和想法。有些组以年龄为标准分类,有些组会按照性别分类,还有些组会按照衣着分类等。让不同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让课堂更有趣。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分类的价值,在观察比较自己的分类和其他组的分类标准中逐渐明确分类的标准是多样的,学会灵活、变通的选择分类标准,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2.4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
        小学生易被绚烂的色彩、动人的声音、美丽的图像等有趣的、有特色的事物所吸引,适当的在课堂上引入这些元素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乐趣,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有活力、魅力、生命力。多媒体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是顺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成果,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小学数学课堂更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点积极借鉴多媒体技术,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克、千克、吨这些单位时,仅靠口头讲解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学生头脑中难以形成清晰的概念,这时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并让这些单位的讲解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用ppt分别展示这三个单位适合描述的物体,比如一个鸡蛋50克,一个小学生30千克,一辆大卡车2吨…,让学生借助动态化的媒体视屏不断比较、体会这几个单位的差异,逐渐构建概念,让抽象的、复杂的知识不那么枯燥。
3 结论
        综上可知,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让小学数学课堂更高效、更生动的进行。将趣味教学法运用于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方法有多种,例如与生活实际结合、结合动手操作、设计课堂活动以及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这些都是十分高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值得借鉴采纳。

参考文献:
        [1]古考霞.趣味性教学方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2018.
        [2]曾美容.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2017.
        [3]苗秀娟.浅谈对小学数学兴趣的培养[J].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