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戏曲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赵宁
[导读] 幼儿属于成长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他们所接触的教育内容极其重
        赵宁
        方城县县直机关第一幼儿园,河南   南阳  473200
        摘要:幼儿属于成长的启蒙阶段,这一时期他们所接触的教育内容极其重要。而幼儿戏曲属于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形式,所以对于幼儿综合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打开幼儿眼界的同时,更加能够培养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思维能力,也能够陶冶性情,提升创造力和现象力。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戏曲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价值和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育;戏曲;渗透路径
        一、戏曲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价值
        (一)有助于增长幼儿见识传递道德理念
        处于幼儿阶段的孩子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促使他们逐步认知新鲜的事物,从自然向社会过渡这相当于一种社会化的过程。即通过学习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技能,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且发挥个人的价值。积极的社会化过程对于孩子的成长极其重要,这能够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幼儿戏曲则容纳了社会生活里的种种行为规范、生活技能,多姿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够满足幼儿的求知心理,使得他们在增长个人见识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理念,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幼儿的生活圈相对狭窄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有限,要有效成长必然需要开放的平台扩展他们的视野,幼儿戏曲则成为有效的途径,让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
        (二)有助于丰富幼儿的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娱乐活动也多种多样,但是幼儿平常能玩的东西大都是玩具能看的大都是动画片,这些东西虽然称不上俗气但绝不高雅。戏曲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颗璀璨的明珠能够为幼儿单一枯燥的生活注入新动力。平常的时候,幼儿在家里都可以自行练习并为爸爸妈妈表演一段定不失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
        (三)有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
        戏曲本身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通过相对生动的表现形式吸引幼儿的关注,借助个性鲜明的人物,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被视为幼儿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切实地关注戏曲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戏曲教学应该从经典戏曲作品中汲取营养,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提升其基本的文化素养。幼儿戏曲富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如话剧和皮影戏等等。任意一种剧种都能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歌舞剧主要是借助于载歌载舞的形式,话剧则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肢体语等,传达出作品的主旨。
        二、戏曲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一)精心设计,调动学习主动性
        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探索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具体审美特征,从而调动他们学习戏曲的兴趣,使其主动性充分彰显出来,实现独立思考和自我认知,并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其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幼儿教师在开展戏曲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幼儿们的兴趣点运用相对形象且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和动作等调动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相关的教育活动中强化最基本的学习意识。在幼儿们具备基本的戏曲意识后,老师应该重视幼儿们多种感官的调动,使他们的戏曲体验得以丰富。教学实践中需要积极地挖掘幼儿的实际需求提升幼儿对戏曲的学习主动性,保证其全面的发展。
        (二)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首先,幼儿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其参与戏曲排演。在以幼儿为主体的情况下,他们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戏曲学习当中,才能本着轻松愉快的心态学习戏曲知识,从而提升戏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教师需要以幼儿为主体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整个戏曲排演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渗透文化知识教学。其次,要照顾幼儿的学习和理解能力,简化戏曲形式。对于戏曲艺术的学习和理解,成年人尚有难度,更不用说毫无基础的幼儿了。所以,教师需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尽量照顾到每名幼儿的学习和理解能力,在选择戏曲艺术形式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简单的形式,而且还要在简单的基础上继续精简。最后,幼儿教师参与其中,渗透戏曲和传统文化知识鉴于幼儿的学习能力不强,所以整个戏曲教学过程中都不能少了教师的教育指导。尤其是在教授戏曲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的时候,教师更需要注重教学引导方法,千万不能让幼儿产生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之感。
        (三)积极拓展将戏曲融入生活
        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将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与戏曲教育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教育的意义。老师应该积极拓展戏曲教育的内容,让戏曲和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保证幼儿更加熟练地掌握戏曲的知识和技能等。戏曲艺术和幼儿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能让幼儿借助艺术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美好加以呈现,同时在学习中深刻感悟生活,丰富自身的情感,体会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四)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与引导
        戏曲活动强调的是对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趣化,对幼儿知识技能与情感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戏曲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给予幼儿自主思考、自由创作的空间,让幼儿的个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在戏曲活动中得到充分培养与锻炼。但同时,也因为幼儿认知水平较低,学习、生活经验有限,缺乏相应的组织与互动能力,所以在推动戏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定的帮助与引导,以此保证戏曲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幼儿戏曲活动往往围绕戏曲故事等要素开展,那么在指导幼儿参与活动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了解戏曲内容,明确该戏曲故事或戏曲情节蕴含了怎样的思想、表达了何种思想观念,这对于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培养幼儿正确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幼儿文化知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戏曲活动中,一些动作比较难完成,相关情感也很难领悟,这就需要教师能灵活运用多媒体,为幼儿展示与戏曲活动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等,给幼儿创设出活动情境,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导幼儿熟悉活动,调动幼儿情感使幼儿能更加认真、投入地参与到戏曲活动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戏曲活动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幼儿教育方式,在提高幼儿认知、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幼儿戏曲对幼儿的重要影响力,将其作为启发幼儿、帮助幼儿成长的重要动力。在戏曲活动教育中,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活动主题、选择活动题材,同时在活动中做好对幼儿的教育与指导,让戏曲活动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熊万敏.幼儿园戏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管理,2016(13):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