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义君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睦敬小学342400
摘要:就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取讲解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的教学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很难达到最佳。为了有效地改善目前不容乐观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能力与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加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直接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让学生更加热爱阅读呢?这些问题成为了教师的困扰。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阅读兴趣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1学生阅读的兴趣比较淡薄,对阅读提不起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才能有进行阅读的欲望,没有阅读的兴趣就更不要提喜欢上阅读,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是采用强迫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从内心中去真正的主动去接受阅读知识。在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很明显这种传统的强迫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将会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质量、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培养起来阅读的兴趣,就是读再多的文章都注定是索然无味的,在读书过程中也不会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另外,在一些书中出现的比较关键的词、句子或者段落等等,老师都没有积极的去进行引导,单凭学生这个阶段的阅读能力有很多东西学生是无法进行很好地理解的,就更不会去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和想要抒发的情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知识,也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在内心中也会对阅读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1.2阅读评价过于笼统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主要分为三个,首先是对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考察,其次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效果,最后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情况,并且对老师的教学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阅读教学亦是如此,需要在阅读完成后进行一个评价。但是目前阅读评价的现状便是阅读评价过于应付,也过于笼统,没有对阅读进行一个客观的陈述,这样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十分不利,让学生无法从老师的阅读评价中去得到比较有用的知识,这也是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丧失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1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好
处,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学阶段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极为关键,但是同时又具有着很大的难度。
这是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面仍比较狭窄,认识的字也不算很多,在阅读过程中将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在遇到阻碍时,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驱使着学生去打退堂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阅读之中存在的阻碍也将会越来越少。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不仅要从扎实的基础知识着手,还需要选择一些比较适合学生的书籍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老师不断鼓励和引导之下进行阅读兴趣的培养,来体验阅读带给学生的好处。
2.2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书籍,来降低阅读的难度
如果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去阅读一个比较有深度,阅读起来比较有难度的书籍,这样对学生阅读的兴趣的培养没有任何的好处,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觉得读书存在很大的障碍,逐渐失去阅读的兴趣。老师要根据每个年龄段学生的喜好和个人的特点,来进行书籍的选择,比如说热爱冒险比较勇敢的学生和比较热爱科学的学生在书籍的选择上便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老师要在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有一个全面了解的情况下,给学生进行书籍选择的指导和推荐。
2.3逐步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为了更好地迎合小学生的天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设置为一个趣味十足的活动场所,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应该积极做到这一点,利用合理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阅读课堂。为此,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要依照阅读文本的内容和目标设置相应的提问环节,相关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同时体现出明确的趣味性,由此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相应的问题上,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中。比如,在学习《不会叫的狗》这篇童话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了解相关内容,为其设置相应的提问环节,让学生阐述是否见过不会叫的狗,同时思考狗为什么不会叫,不会叫的狗又做了些什么等。在阅读活动中,学生抱着探索的态度展开了对相关文本的阅读。在整个阅读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努力地配合教师的指导,呈现出相对理想的学习状态。在故事的结尾,教师可以让学生猜想结局,让学生大胆想象,保证其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投入足够的精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合理的引导,为学生答疑解惑。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相关文本的内涵,体会到阅读课的生动性和有趣性,避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有很多好处。可以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更多的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但是在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当老师意识到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时,要及时改变教学思路和方法,以便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矫立红.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78-79.
[2]吴晓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98-99.
[3]陈映华.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J].甘肃教育,2017(06):88.
[4]林海娟.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才智,2017(0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