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张智利
[导读]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教学重点
        张智利
        河南省新乡市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教师需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不同阶段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升,有利于其对阅读的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教学的实效性,会在学生的参与中不断的提升。本文对相关的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师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引言:在初步的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以及阅读的兴趣。语文阅读中所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阅读能力的增长,不仅对学生的语文成绩提升具有帮助,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丰富自己日常生活中应用的语言。因此,教师需要针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需求,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予更多的重视。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系统性接触学科内容的阶段,对学科的初步印象,以及学科情感的培养,都会在这一阶段中产生。教师要认识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教师可以借助于不同的阅读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对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对认识事物的有限,在阅读中抽象性的文字符号内容转化为具象性的图像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借助于带有插图的阅读读本,学生能够形成对阅读的内容更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无论是在课本的阅读或者是课外材料的阅读中,教师都需要借助于图片的资源,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借助于对课本中插图的仔细欣赏与观察,形成对阅读内容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查找相关的图片,作为导学中引导学生兴趣的特殊元素,融入到教学中提升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应用插画形式的图片与视频以及真实的照片具有差别,插画类型图片是通过作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进行专门构建的内容,带有一定的针对性认识色彩,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达成对学习内容更为深刻的认识[1]。
        在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于长篇故事绘本的书籍,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阅读物。
        二、提升学生阅读感受
        在语文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沉浸程度越高,就能够形成对阅读内容更为深刻的感受。教师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感受。
        1、构建相应的阅读情境
        阅读情境的构建,一般需要通过对教室中声音、光线等不同因素的改变来构造。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够为构建出相应的教学情境。

一般的教室中,为了便利应用多媒体设备,都装置了遮光窗帘,通过对遮光窗帘的应用,教室中的环境氛围立刻就会产生变化。在心理研究中表明,暗光的情况下,由于人们的视线聚焦点较为单一,对于的阅读内容的集中程度就会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集体应用大屏幕配乐阅读的方式,在课堂中再次的阅读课文内容,提升阅读感受。
        2、通过思考与探讨提升阅读感受
        学生的阅读感受提升,也要通过课堂中的思考与探讨进行。首先,完成对课文的学习之后,例如,在写景的文中,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经历,对自己观看过的类似景物进行回忆。其次,可以在小组中展开有关自己经历的探讨,并且结合课本中的细节,说明自己与作者经历的相似之处。应用这种方式,学生的体验就会达成有效的提升,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感情与写作的意图[2]。
        三、结合写作教学的目的展开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写作教学的目的,展开阅读的教学。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确定阅读学习的目标,规划更为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中,包括与阅读中词汇的学习、文章结构的学习以及情感表达的学习。
        可以应用一个好词好句摘抄本,对阅读内容词句进行摘抄,并且在课下反复的阅读自己摘抄的内容,这种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提升对词汇的学习掌握程度。文章结构的学习,可以结合思维导图的方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构建相关的课文思维导图,分析文章的结构,并且在自己写作中应用这种思维导图进行模仿。情感表达的学习难度较高,学生学生体验真情实感。可以结合上一阶段中的学习内容展开,引导学生叙述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记录,写作中类似的情节就可以应用自己的课堂体会情感,提升表达的真实性[3]。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教师确定更为细致的阅读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的目的展开相关的规划。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更为深刻的感受,应用阅读的内容展开写作的教学等,都是较为实用的策略。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学生情况,选择最为适当的教学策略,达成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彭小静,李学容. 提高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18(34):5-7.
        [2]朱丙荣.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23):126.
        [3]姚秀英.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