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毕昌友
[导读] 增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不仅仅是落实高中物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政策
        毕昌友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云南  昆明   650031
        摘要:增加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不仅仅是落实高中物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政策,还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解题水平的必要措施。有效性的教学主要是指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最少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投入来达到最大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物理课堂变得更加高效率和高效益,让学生们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可以自主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物理发展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课程改革持续进行当中,高中部高物理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老师通过采用填鸭式的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因为很多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理解深度不够,所以学习效率低下。而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物理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了一个新的探究课题。
        一、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帮助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同时增加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还可以进一步改变物理老师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中融入更多的创新性教学思路。从而创造良好的物理课堂教学氛围,以此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进一步密切师生感情,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对学生讲授解题技巧,增加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
高中的物理学习终究还是培养学生们的解题技巧,让学生们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对各类题目进行完美的解答。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如果老师一味地给学生们灌输物理的定理定律和解题的具体知识点,这是没有进行亲力亲为的实践和观察,那么学生就会对很多的物理知识点无法理解和消化。这时老师必须要转变高中物理教学的具体方式,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们传授各类的解题技巧,来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例如,在学习高中物理《弹性势能》这一课时,物理老师便可以结合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们观察多媒体上的弹簧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们来探究弹簧在升降的过程中重力是否发生变化,弹力是否发生变化。老师便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互相讨论和交流,并在最后根据讨论结果来进行实验验证,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弹性势能知识点的理解。


(二)通过创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物理题目的探究兴趣
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物理老师可以通过创造物理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们对物理题目的探究。在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可以引导学生们更好地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但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过程都是需要老师运用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培养的。只有老师在教学环节中通过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物理的教学中增添趣味的情境和设立一些容易让人深思的问题,利用这种训练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对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老师教授《力的分解》这一课时,老师便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做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们用一根细绳来记住拴着重锤的钩子,通过将钩子慢慢提起,然后让学生将两个细绳慢慢分开,学生们便可以观察到当细绳达到一定角度便会突然断开。这时老师便可以结合这一情景,来提出“为什么细绳,达到这个角度便会断开”这一问题。学生在做了实验的情况下,便会对老师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便会更加投入,接下来老师在课堂上的物理教学便可以顺利推进。
(三)通过巧妙设立问题,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发明千千万万,终究源于一个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那么必然学会在物理课堂上善于提出问题。同时,高中物理在新课改的标准下其核心思想便是“问题课堂”,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带领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学习《楞次定律》这一课时,老师便可以带领学生们探究圆线圈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具体关系。在实验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猜测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可以让学生们利用两节干电池、原线圈、电流表、条形磁铁和若干导线进行具体的实验,让学生们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来具体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验结束过后,老师便可以让学生们讲述自己所观察的现象,接下来,老师给学生们讲解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原因讲解完毕后便提出本堂课的重点——楞次定律。通过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动手来发现实验结果,学生便可以对楞次定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三、结语
随着新课改在高中教育中的进一步普及,高中物理课堂上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增加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创造出优质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此来提升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伟,王金荣,李碧华.高中物理课堂上进行有效性教学的具体措施[J].广西学院学报,2020(4).
[2]徐美贞.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性课堂形成教学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9(10).
[3]吴淑娴.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形成有效性教学研究[J].西安教育,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