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爱霞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城关中学 陕西 渭南715399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阶段,教师需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逐渐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通过师生互动创新、思维导图引导、数学解题指导,有效培养提高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逆向思维;教学策略;互动创新;思维导图;解题指导
引言:
初中生数学思维创造力非常强,教师需对学生学习潜力进行开发,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包含一些复杂抽象知识点,为保证学生学习掌握,教师需对教学策略与模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对数学内容融会贯通。
一、师生互动创新,建构高效教学课堂氛围
(一)师生互动创新
师生互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但师生互动需具有一定新意与趣味性,才可实现预期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呆板枯燥的师生问答,并不能很好发挥出师生互动教学优势。教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时,需为学生建构高效学习氛围,进而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想象力,促进学生进行逆向思考。为此,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依循现代教育理念,主动对师生互动模式进行创新,保证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教学工作可行性。
(二)课堂教学剖析
师生互动创新时,为突出学生数学学习主观意识,教师利用虚拟信息教育平台,架构教师、学生、虚拟平台的三者互动模型,即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进行有机结合,增加课堂互动教学趣味性与灵活性,为学生创造更多互动新意,进而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与热情,使得学生主动进行逆向思考,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促进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升[1]。
二、思维导图引导,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
(一)思维导图引导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建构,可协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有助于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框架。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学习归纳时,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意识,启发学生逆向推理相关数学内容,进而论证数学定理与公式的正确性,夯实初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
思维导图教学引导时,教师需突出学生数学学习主体性,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与特点,开展针对性思维导图教学引导,保证学生进行有效查漏补缺,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基于思维导图中数学知识的关联性,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分析数学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意识。
(二)数学案例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相关内容教学时,为有效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教师可围绕生活事例开展思维导图教学指导。
如教师课前导引时,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抛出生活问题:建筑物中主要依靠那种造型保证稳定性,学生提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学生沟通讨论后一致认为三角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教师以“三角形稳定性”为核心进行思维导图拓展,指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
在生活事例的导引下,为学生建构良好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思考三角形的稳定性源自何种特性。而后教师引申出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正弦、余弦等内容,逐渐完善学生关于三角形建构的数学思维导图。通过逆向思考与知识点梳理,有效提高学生对“三角形”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2]。
三、数学解题指导,锻炼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一)数学解题指导
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时,教师需充分发挥出解题指导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建构全新的解题学习模式,进而锻炼学生逆向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综合学习实力。很多学生进行解题练习时,由于缺乏逆向思维能力,常常无法找到解题突破口,给学生的数学学习造成很大影响。
数学解题指导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一定点拨,启发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对习题进行重新论证分析,进而求得习题答案。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进行练习,可有效锻炼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为学生数学学习铺垫基石,不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
(二)案例教学分析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学生对二次元内容学习后,为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理解效果,教师指导学生对二次元方程进行求解练习,进而夯实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质量。学生解答二次元方程时,教师对学生进行思路点拨,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二次元方程中包含两个未知数,若使其转化为一个未知数,则可开展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学生进行逆向思考时,则需将二次元方程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而快速求解问题。为此,学生需进行“消元”转化,将两个未知数转化为一个未知数。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例题消元处理,利用数学符号进行转化,使得方程中仅出现一个未知数便于求解,最后利用数学符号的代表式,求解出另一个未知数,保证学生解答二次元方程的正确性与效率。
数学解题指导教学过程中,为有效锻炼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点拨时,应当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尝试对习题进行解答,避免教师过多的指导点拨,干扰到学生逆向思考,导致学生解题时过度依赖教师点拨,不愿主动探索思考,影响到学生逆向思维锻炼提升。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时,不仅需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且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进度进行灵活掌握,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实现预期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时,为培养学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文中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供其他教育同行进行参考。逆向思维能力对学生成长具有深远意义,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需不断培养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学习素质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松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20(15):77-78.
[2]龚美玉.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