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良
河北省晋州市第四中学,河北 晋州 052260
摘 要:初中物理学科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过多的注重对教材知识的讲解,与生活实际联系有限。这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都产生了限制。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的运用生活素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的学习是有趣的,并且是有用的。本文对此展开研究,希望对广大同仁的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素材;运用
物理是初中阶段新加入的一门学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并不熟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就能在物理课上取得好效果。对一些学生来说,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较为抽象,不容易理解,甚至会感到有些晦涩难懂。但如果教师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将生活中的素材活用在物理课上,进行物理实验,并在实践中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们就会觉得新鲜。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以此来进行物理知识的深入学习,以解生活中的更多的高粱。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素材丰富初中物理课程,对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有重要意义。
一、生活素材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生活素材是将抽象转化为具体认识过程时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首先,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要把生活素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参加教学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总结各种生活经验,将学习的知识活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以达到教师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其次,生活素材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接受程度,激发学生对熟悉生活素材的探索和好奇心,在教师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抽象能力的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由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概念和公式时,很难刺激学习的积极性。生活素材可以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各种抽象知识概念的原型,让学生直接面对生活素材的物理知识时,对学习到的知识感到亲切,使其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二、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引入生活素材,丰富物理知识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素材,不仅可以丰富简单枯燥的物理知识,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可能会害怕困难,因为他们很难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如果教师能将生活素材引入初中物理课堂,学生就可以对物理知识有一种熟悉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物理。
例如,在教学声音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家庭电话”的实验,在两个纸杯之间拉一根绳子,让学生体验声音通过固体的传递。
这样,既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帮助学生了解声音传播的知识,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身边的物理知识,这对学生的物理学习非常有益。
(二)开展生活实践,验证新的物理知识
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上课时间学习物理知识后,要学习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利用物理知识,充分发挥物理知识的作用。对简单的物理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正确生活实践可以验证新的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进行物理知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可以自行进行物理知识,举例对生活实验、生活体验等进行验证。结合物理知识深化物理知识,让学生在生活的实践中发现物理的秘密。举例来说,在学习“压力”知识的时候,如果学生想要加强对“压力的效果和与压力相关的原则”的巩固和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实践验证。先准备好水瓶和海绵,在瓶子里的数量不变后,将海绵和水瓶的接触面积固定好,空隙压出海绵的接触面积,在此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海绵的变化情况。在保持水瓶与海绵接触面不变的基础上,更换水瓶内的数量,观察海绵的压力并进行记录。在这两项简单的实验中,学生们自己进行练习,掌握压力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充分理解知识。由此可见,对新物理知识的验证不能脱离生活实践。
(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有很多的教学视频和动画视频能用做教学中,这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资源。如果能恰当地利用这种资源,学生对物理内在现象和表象有更直观的认识,也会在初中物理基础学习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举例来说,在光的反射、折射和投影中很难观察到光,因此学生们很难理解相关的知识和过程。通过网络教师可以找到很多实验影像和光学原理。如果老师能把这种资源利用到教学中去,学生们不仅能学好相关知识,还能很好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四)利用废物解释物理知识
物理的学习中离不开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实施,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实验都相对简单。简单的小实验中,很多实验材料在生活中就可以获取。饮料瓶、纸箱等等。这些生活中随处常见的生活素材运用到物理实验中,能够让物理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摩擦”相关知识中,将饮料瓶放在洗涤剂溶解的水中,学生抓住瓶子,发现,越用力,抓住瓶子的难度越大,这是摩擦力大小导致的。饮料瓶回收再利用可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活素材运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引入生活素材,丰富物理知识;开展生活实践,验证新的物理知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废物解释物理知识等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的物理学习。
参考文献
[1] 魏占生.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07):32-33.
[2] 娄昆山.生活化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2):145.
[3] 陈国荣.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学周刊,2017(31):63-64.
[4] 张毓敏,万海青.生活化物理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实践与创新[J].初中物理教学参考,2016,45(2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