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李景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李景平
        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古楼小学,湖南 涟源 417122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通过学习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知识,无论是逻辑思维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从培养学生核心素质的角度,调整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在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意识是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改进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这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能达到不可替代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就必须加强小学核心素养教育,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加工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数学理论知识,而没有注意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联想等思维方式的研究和探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二)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存在问题
        合作学习是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而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往往出现形式化、表面化的现象。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通常是一个学习反思、调整和再学习的过程,呈现螺旋式的发展趋势。但现阶段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反思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调整能力,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对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对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重建单元知识结构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多维知识的整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对单元知识进行合理的选择、调整、重组和重构,从而把握数学知识的主线和脉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逻辑能力,优化数学单元知识结构的同时,教师要立足整体,深入挖掘和把握例题的深层意蕴,掌握例题的内在联系,提前向学生渗透知识要素的内在联系,进行独立思考和向后延伸,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小学数学“长方体体积”教学为例,我们可以从一个正方体体积计算入手,利用正方体提出不同的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进而探讨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扩展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体积进行计算,了解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大小,掌握了数学知识和逻辑顺序的主要思想。
(二)循序渐进地引入知识,提升思维深度
        学生自身的观察、思考和创新属于核心素养范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数学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深化,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又能逐步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形成知识。
        例如,在“立体图形”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移动小立方体等物理模型来观察物体的体积,使学生对积累的立体图形数据集有直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改变小立方体的位置进行观察,培养观察物体的基本技能。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立体的立方体形状,让学生观察。此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调动,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逐步培养。先观察物理模型,让学生熟悉,然后深入的研究物体的体积,让学生根据主题进行空间想象教学,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全班的数学水平、学习能力、认知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安排相应的数学学习任务,引导小学生积极讨论相关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空间概念、符号意识和数感。
        例如,在讲授《乘法分配律》时,老师可以问一个面向生活的数学题:“王先生去商场买衣服。在商场里,外套35元,短裤25元。王先生需要多少钱先买四套衣服,小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然后讲解乘法(A+B)×C=C×B+A×C的分布规律,在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让学生根据乘法运算公式分配律列出(35+25)×4=4×35+4×25。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很多学生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并非坏事,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记住自己的错误,教授正确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记忆。
(四)深度学习,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小学阶段,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一直在教室中进行,能够到实际场景中进行知识学习的机会非常少,甚至是没有。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日常课程教学中,许多专业知识点需要动手操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由于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缺乏学习工具,许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课时教学时间有限,小学生一旦进入到实践中很容易耽误时间,小学生年纪小,很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所以不允许学生亲自验证相关知识点,这是极为错误的。如果学生没有自主探索的机会,那么学生就不会对新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小学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育理念,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和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整合实际教学内容。通过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动态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以生动的方式主动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全面提高学习的核心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江云.以问题引导,促深度学习——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串”的有效应用[J].亚太教育,2019(11):169.
[2] 侯凯丽.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9):29-30.
[3] 陈勋锋.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观察,2019,8(29):99-100.
[4] 李星云.基于深层学习的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09):8-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