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
山西夏县实验中学 044400
摘要:历史科目,作为初中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决定着学生对于国家历史发展前程的正确认知。而新时代的发展,更是给人才的综合性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在课堂上,不能只简单的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更应科学合理的渗透相应的家国情怀,确保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也就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渗透策略
引言: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主要就是:向学生讲述国内外的历史事件,让学生逐步了解各国的主要发展背景,以此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但是,就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老师过多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这样也就严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就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有效的在初中历史中渗透家国情怀,以此来有效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本文就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渗透策略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的国,而国是千万人的家”。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而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发展之梦,更是每个家庭的家庭梦,其的实现需要中华各个民族齐心上下,砥砺前行。而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希望,有效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就能引导学生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初步且全面的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求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提升其的综合理论素养,更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确保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初中历史教学中,涵盖多方面的知识,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更有世界各国的文化瑰宝,通过学习,学生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此外,通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确保让学生意识到公民在国家的作用,公民为国家勇于奉献的意义。
二、将家国情怀渗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策略
(一)、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对家国情怀渗透的重视度
受传统应试制度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过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较为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导致课堂常常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主动学习的兴趣。有些老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时,没有意识到家国情怀渗透的重要性,导致相关工作无法顺利展开。因此,为了更好的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中,首先就应积极的转变教学方式,撇弃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深层次的挖掘历史教学内容,确保挖掘出更多具有价值的东西,以此也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2】。
譬如:在讲解《丝绸之路》这篇文章时,对于内容的讲解,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而是应给学生讲解丝绸之路的发展背景,让学生意识到丝绸之路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和较为敏感的文化认识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还应将丝绸之路与当前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相关思想进行有效融合,以此也就能取得较高的教学效果。
(二)、引入历史名人经典句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史名人不仅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较多贡献,而且还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的句子。虽然历史教材中包含许多内容,但是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材中采用了大量简约、综合记载的形式,运用大量历史名人经典的句子,来实现对相关历史事件的交代。因此,为了更好的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老师就可在课堂上合理的引入历史名人的经典句子,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也就能实现家国情怀的更高效渗透。
譬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老师可先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与辛亥革命相关电影片段,让学生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老师再将林觉民《与妻书》中的内容呈现给学生,这样也就将作者为国捐躯与对妻子的爱意有效的结合在了一起,以此就会给学生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历史名人的伟大。
(三)、通过中外历史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家国情怀的意义
对于家国情怀的渗透,不能只局限于中国历史,更应放眼于国外的历史,确保引导学生形成更开阔的胸襟,与世界展开对话。因此,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老师就可有效的将中国历史与国外历史进行对比,并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各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确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3】。
譬如:在学习“维新运动”时,老师就可对比中国与日本在19世纪的主要发展状况,通过比对,也能让学生感受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优势,以此也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斗志心态。
结论:
不断的将家国情怀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有效的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才的全方位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的重要作用,进而从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对家国情怀渗透的重视度、引入历史名人经典句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通过中外历史对比,让学生意识到家国情怀的意义三个方面来将家国情怀高效的渗透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确保充分的发挥出其的应用价值,提升课堂的教学水平,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为中国未来的发展输送更多高质量和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史军宁.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81.
[2]吴致芬.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才智,2020(06):198.
[3]何红燕. 探究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4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