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德燕
[导读] 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是增进小学生知识发展水平的首要任务。
        王德燕
        冕宁县泸铁小学校   四川冕宁   615602
        摘要: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是增进小学生知识发展水平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时期,各个方面发展都欠成熟,因此小学教师在针对小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入手,使教学内容方法符合并适用于小学生当下能力的发展要求。因此,身为教师应及时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优化教学结构,并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创建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效教学;小学语文;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教师不仅要会输出信息,还要做好反馈信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使教学活动和谐一致地向既定目标运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心理品质必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在备、讲、批、辅等环节中都应该照顾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差异性,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一、用目标教学统领课堂,构建高效教学
        新课程理念为课堂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强调课堂教学的情境化、生活化和平等化,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探究化和合作化。课堂让教师教得自信,学生学得精彩。课堂教学实施前,教师要积极研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实践反思,及时记录课堂教学得失,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教师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经历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教师要提倡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提出和理解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生活实际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资源,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知识服务、运用于生活。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要站在学生中,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让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师生交往互动,出彩课堂。
        二、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只有让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才能学得好而有效。以前,教师一直认为自己向学生传授知识,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但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可以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两者在教学中应形成以课文为中介的互动过程,既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又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如果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如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调动,不去主动的思考和交流,那么他们所学的知识就很难吸收。而且他们是否活跃与他们接受知识和形成能力的程度有关。因此,教师应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个人实践和理解获得知识,才能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这才是最佳学习方式。因为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而不需要统一。在这种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个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行为,创造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用语文学习促进其自觉地学习知识和思考的习惯。


        三、巧设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的引导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来实现的。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具备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文章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便可以进行如下问题设计: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大青树下的小学”呢?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团结、祥和、欢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此,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便可以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在低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和主动提问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学习精神。
        四、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习兴趣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兴趣很多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老师,对授课教师的喜欢会让他们增加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要在课上课下与学生多互动,除了平时的教学外,也可以和学生交流日常生活,谈论情感心事,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其次,教师要学会转变角色,与学生共同探讨课本内容,想学生所想,与学生合作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另外,促进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又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五、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评价机制的运作,实质上是为了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作为学生,学习也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为使学生能更加积极地长久地投入学习之中,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激励和奖励机制,使学生能更多地从思想、精神上获得前进和坚持的动力。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特别是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也决定了他们更愿意听到家长或小朋友,特别是自己的老师多说一些表扬肯定的话。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以积极的评价为主,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时更具积极性、主动性,心情更加愉悦。其次评价方式要具有综合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并对他们进行科学引导,还要用伯乐的眼光和胸怀发掘孩子身上的每个闪光点,宽容理解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而且,不把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教师之外,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这使得评价更具民主性,也更加全面客观。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需要。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起着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所以只有教师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国家对于小学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章惠萍.探究有效教学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98-99.
        [2]逄美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5):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