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立幼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长铺镇第二小学,湖南 邵阳 422600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创新后,将生活化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知识点、联 系实际生活讲解数学知识、创设生活化情境,进而使学生更易理解、掌握生活化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提高数学教
学效率,表明开展生活化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极为抽象的学科,它需 要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能力及应变能力,并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中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 变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和思路,将数学这一门学科和生 活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要对数学中的知识点进行研 究和分析,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两者进行结合,使学 生可以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忽视学 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样的结 果就是培养出来了一大批“机器型人才”,这样的结果 也是教育事业的悲哀。因此,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情况,教师应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改变当下的教学现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笔者在分析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只采用一种教学模式,造成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小学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所以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贴近生活,改变原有的枯燥情形,从而提高小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过于关注生活忽视“数学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虽然有些教师比较重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但一部分教师颠倒了“数学”和“生活”的本位,用过多的“生活味”湮没了“数学化”,也不会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但有些教师不能处理好小学数学中“生活味”和“数学化”的关系,使小学数学失去该有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把小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合理联系起来,不能使生活味干扰了数学化。
(三)教师不重视教育生活化
现代教育理念指出,生活化教育,是教师对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内容难、偏、繁、旧及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状况做出改变,加强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还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从不联系生活,只抓住书本知识不放,导致学生的思想缺少生活化,思维不够活跃,遇到问题不会联系实际。这样把学生都变成了学习的工具,只会千篇一律地接受知识,即使学会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也不能学以致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生活化理念深入人心,备受到教师、家长、学生所关注,成为支配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数学教师应当树立起正确的生活理念,落实生活化教学手段,将生活化教学策略应用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引入与数学相关的生活案例,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场景,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不放过任何一个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机会,以实际案例作为数学文化知识展示的导火索,促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文化知识的基本内涵。家长不再认为教学只是教师的责任,带领学生步入到生活中思考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逐步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生活小事中应用数学知识,检验自我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
情境教学模式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带入学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创设出生活化课堂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复现出生活的真实情境,以情境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在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例如,教师讲述“位 置”教学内容,以班级构成一个完整的坐标,创建出横坐标和纵坐标,当喊到“第二列第三排的同学请起立”,坐在第三排第二列的张亮同学就会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还会带领学生认识电影院中的坐标位置,引入电影院真实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对位置有准确的认识,明确位置坐标的表示方法。
(三)挖掘教材与生活相关知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内容,也是教师讲解的主要内容,涉及到许许多多的生活案例,教师应当挖掘出教材上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内容,引入切合实际的案例,找到教材上所隐藏的
生活素材,带领学生一同探索数学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带领学生分析实际案例,贴近学生的生活讲授数学文化知识内容,加深他们对于位置与方向教材内容的理解。
(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给予他们实践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促使学生将文化知识学以致用。数学教师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利用他们周边存在的实际模式开展活动,给予他们自主探究数学文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将自我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处理活动中遇到的难题,自主研究实际综合问题。例如,教师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文化内容,创设出几何体搭建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搭建几何体,利用身边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构建出不同的几何体形状,在搭建过程中找寻到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认识到几何体的构成要素。生活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写作能力,促使学生对文化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数学教师创设出生活化教学情境,将生活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构建出实际生活情境,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真实感受,强化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应注重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挖掘教材与生活相关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而促使学生高效学习新知识,表明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从而实现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天烽.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 技·管理),2019(6):158.
[2] 张强.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5):167.
[3]刘如意. 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