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王建辉
[导读]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王建辉
        湖南省东安县花桥学校,湖南  永州  425915
        摘要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化,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思维所限,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难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初中物理教学要牢牢抓住机遇,以自主、合作、分层的学习方式改革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自由、自主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分层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是学生学习水平提升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物理 高效课堂 开展策略

引言  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开展高效的物理知识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和科学价值观念,有效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教师秉持“成绩决定一切”的传统思想,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物理知识理论解读教学活动。这种行为难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物理教师要从新课标理念出发,根据学生兴趣、动机和学习规则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出有效的学习方法,丰富物理教学课堂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知识吸收率和物理知识转化率,从而建立起科学、严谨的物理思维,实现物理立体化的教学目标。

1.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内容多和课时少的矛盾
        物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只有平均每周两三节的教学课时。即便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量和年纪层次重新制定教学课时,也无法满足物理教学的需要,因为课堂内容量大,无法被学生消化,导致教师上课进度延缓,让本身就不足的课堂时间变得更加紧迫。课时不足和教学 进度的延缓等问题,是教师完不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障碍。而且因为要受到应试教育的约束,很多教师无奈之下将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者调整,忽略考试占比不重的教学内容,难以体现物理教学的全面性,也就难以提升学生的素养。
1.2 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抵触情绪加重
        初中物理学科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非常强,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究。因此学生不能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单纯地掌握理解,而是要更多的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和知识的实际运用。物理学科知识之间,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无论哪一环有了缺口,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进行物理学习和实践运用,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厌恶心理。这样抵触的心理如果持续,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学生的实践和学习也会受到影响,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效,反而会深化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厌恶心理。

2.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方法
2.1 灵活介绍新课,创造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师开始新课,吸引学生学习和探究注意力的重要方式。将问题情境运用在物理新课介绍中,能吸引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关注度。对于初次接触物理知识的初中生来说,物理课程是相对新奇的课程。

教师要把握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心,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来展开物理课程的教学。教师需要从新课的导入阶段出发,从问题情境创设上找寻思路,用学生可接受的话语和方式将学生引入物理的世界中,这样物理课堂的问题气氛就比较强烈,学生在充满问题的课堂中探究和学习,可以全面实现自己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入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开课之前,做一个小实验,就是用塑料袋将玻璃瓶提起来。引入之后,教师再把塑料袋套入玻璃瓶内,并且在塑料袋中加入红色液体。这时候,学生可以看到塑料袋和玻璃瓶紧密结合在一起。最后,教师在学生的关注下将塑料袋提起来,在动作还没开始之前,让学生猜想,玻璃瓶会怎样?大部分学生肯定以为玻璃瓶会滑落摔碎,但是在教师提起塑料袋之后,却发现玻璃瓶依然完好无损,并未降落摔碎。实验的结果和自己想法不一样,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玻璃瓶为何不落”“是什么给了玻璃瓶力量”等问题,让学生积极探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之间开始讨论、分析,最终都会汇总到“摩擦力”的教学内容上。
2.2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在教师的课堂上首次接触到系统的物理理论知识,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物理知识进行解读,而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降低物理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导致学生在面对物理知识难点的时候难以形成有效的解决方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2.3 通过分层教学设计开展重难点讲解
        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采用的是统一的指导与理论讲解教学手段。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物理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会出现两极化分离的倾向,学习能力优秀的学生不满足于既得知识,学困生感到知识困难而放弃学习。教师可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运用了分层教学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置适合学生接受能力的学习目标,会让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太大,在比较轻松的条件下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2.4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也是一个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小组合作分组要依照学生物理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分,组与组之间的学习差异不要太大,这样才能保证物理探究学习的质量。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上的物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表达,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欲望。

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是新时代物理教师必须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在初中物理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课本内容,为学生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教育理念,这些先进的教学措施的改进才会让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内得到更高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昕.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N].发展导报,2019-06-04(019).
[2] 杨宗强,刘洪芝.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9(6):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