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妍艳
宁强县东城小学 724400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有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相关对策,其次,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方面论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问题;?对策;
英语教学离不开语言的本质属性,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更是要遵循语言的逻辑,教师要充分了解学习英语的目的及其基本要领,才能做好英语阅读的教学工作,从而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积累英语知识的技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能力;以下是对当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做出的简要论述。
1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
1.1 小学英语教学模式落后,缺少正确的阅读方法及阅读习惯
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依然存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的情况,恰恰是这种“满堂灌、英译汉”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提高课堂气氛;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相符,无法满足小学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因而导致学生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会对小学英语课程出现排斥的负面心理;对于单词的教学,教师只是单纯的讲解其意思,让学生在持续的学习中死记硬背相关词语 。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不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而且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语言功能,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技能一定要全面发展且要同步综合训练;如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常是由四个步骤组成,即:疑难解答,学生跟读,课后习题,学生操作,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依赖与教师的解释和帮助,无法养成学生阅读理解习惯及独立思考判断能力。阅读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信息,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单词,
1.2 不注重培养阅读能力,缺乏阅读技巧
通常,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测试时,往往是以回答问题与判断对错的练习来完成检测,问题通常是在课后练习中完成,无法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若想对阅读内容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有效提问,提问也是学生进行自测并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语言知识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相关问题,这一步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单纯的完成阅读任务而已,学生未能在阅读过程中积累到应学的知识,因此,阅读中的相关知识与更多的文化信息势必会受到忽略,因此,学生无法真正体验用英语获取信息的快乐。
1.3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氛围
通常,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学生才可以得到关于英语教学的相关口语以及阅读英语相关资料的时间,但学生这些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这有限的英语课堂上,少部分学生会因为自身年龄特征不断的吵闹,这势必会对其他学生学习英语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于小学而言,阅读英语以及用英语交流的环境更是少之又少,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2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对策
2.1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自身的年龄特征,对于低年级而言,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顾虑较少,敢想敢说并且有着较强的求新求异愿望,因此,教师不要一味地追求课堂纪律而阻止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应当尽量使用语调丰富且风趣幽默的语言,同时配合适当丰富的表情与手势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预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并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用英语发言,进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传统的进行模式无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施展,若要使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必须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创新,教师要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模式完成教学,例如:探究课、课题研究课、讨论课、游戏课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讲授及学生的背诵,而是要将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真正融入课堂中,同时使让学生可以从不同途径中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2.2 明确英语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阅读
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要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告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则应当将全文内容统一结合起来对生词进行推测;在泛读文章时,则要引导学生,在对原文大意无影响的原则上,对于无法理解的生词生句,可以一带而过;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进行自问自答,以此来检测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并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学生完成自由阅读后,为了更加有效对学生的阅读结果加以检测,教师可采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叙述,同时,教师给予鼓励与纠正,使学生能够从阅读过程中真正获取知识。
2.3 努力营造阅读活动的氛围
阅读环境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并自由探索的空间,在阅读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利用各自信息资源来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此期间,学生既得到了教师的指导和支持,又能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同学之间相互协助的重要性,在这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中,学生势必提升了阅读兴趣。
3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完善措施
3.1 阅读前选择正确的导入方式
阅读前的准备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大意,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相关内容设计正确合理且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导入方式,唤起其阅读欲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可采用图片以及歌曲进行导入,将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联系,并通过问答以及对话的方式,激活学生原本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联想和阅读内容有关的已知信息,使学生能够在积极且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完成有意义的阅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应以文化背景知识为基础进行导入,向学生渗透与所阅读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2 阅读中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且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分析能力,教师要根据阅读资料设计能够充分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探索的相关问题,合理设计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与提问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
3.3 阅读后拓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后是巩固和拓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阅读的语言知识的重要环节,复述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阅读后练习,在学生深入了解阅读内容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挂图以及阅读内容的关键词语对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口述及角色扮演,进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维金.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
[2]汪璐,邵贤.Research on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lass[J].海外英语, 2019(19):277-280.
[3]孟祥娟.小学高年级英语教材中阅读资源的分析[J].新教育时代,2018(6).
[4]刘静文,张晓慧.问题引导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技巧[J].新课程,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