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梁泽阳
[导读]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
        梁泽阳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第二小学   572400
        摘要: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在小学阶段,就注重德育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端正小学生的品行,提高他们的素质,这对于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新课程标准提高了体育教学的地位,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具备年龄小,认知能力弱,基础不扎实等缺点,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考虑小学生的优缺点和认知规律,考虑小学生的实际特征,围绕体育教学内容、体育特点以及体育教师行为来进行渗透,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而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并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做人的道理、认识世界的方法、学习模式等教授给学生,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样的教育才是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育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学生韧性和耐力,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健全的心理。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跟德育教学是高度相关的,研究怎样提高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效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是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1.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喜欢模仿大人,也很容易受周遭环境的影响。可以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如果接触到不好事物,白纸就会被染黑;但是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白纸就会变成一张美丽的画,这也是孩子要接受良好教育的原因。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跟文化课程教学有所不同,体育教学通常是户外教学,其课堂氛围也比较轻松自由,也不需要孩子太费脑筋地去思考、做题,因此小学体育课是很受小学生喜欢的。小学生能够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区参加体育项目和体育活动,不像其他课程一样,老师得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德育教育渗透方面,小学体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简单有趣、丰富多样,每一种体育项目和体育游戏都能够结合德育教育来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品格。例如,拔河活动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结意识跟协作能力;田径运动可以培养小学生持之以恒,不言放弃的精神;体操运动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气质,塑造学生的形体,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跟抗压能力。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的,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有更多精神层面的收获。
        1.2强化体育教学跟其他学科的联系,赋予体育人文性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着与其他学科关联性不强的缺陷。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比较传统老旧的,体育教学没有贴近生活,没有结合其他学科的文化内容来开展。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就能够为体育课增添一分人文气息,让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多彩,乐趣十足。举例来说,在举行拔河比赛之前,渗透音乐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齐唱《团结就是力量》,利用音乐的力量来鼓舞小学生,这样既让小学生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又在比赛之前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在篮球比赛之前,老师可以渗透语文课的内容,讲解一个《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斗志,让学生了解到先辈们的勇气和伟大。总之,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柔化体育的刚性,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最终教学目的。
        2.小学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现状
        2.1德育与体育被分离
        从传统意识层面来分析,德育教育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涛,其跟体育教学的关联性是较弱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跟社会的进步,应试教育的弊端被逐渐放大,很多学生的成绩非常优异,但是他们的思想却不健康,人格存在缺陷,这样的人才不仅不能为社会做贡献,更会严重危害社会的安全,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不重视思想政治教学,但其也跟德育教育跟其他学科教学严重分离是脱不了干系的。小学体育教学却存在德育跟体育严重分离的状况,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小学生体育教学其实就是帮助小学生缓解压力的自由活动课,让学生开心地随意支配时间就可,并不需要传授一些系统的体育运动知识,不需要渗透德育内容。一些教师认为,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小学生背负的学习压力本就较大,如果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去要求学生感悟、学习一些理论性的、哲学性的东西,会让小学生反感,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体育课让小学生自主选择即可,他们可以游戏,可以睡觉,可以唱歌等等。这些错误的认知是导致德育跟体育分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小学体育的很多运动项目都是极具德育价值的,体育领域中的很多体坛明星的奋斗事迹也是很好的德育素材,他们都拥有振奋人心,催人向上的力量,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不仅不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反而能让体育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更具人文性,学生也会意识到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在锻炼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完善自己的性格,健全自己的思想,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2重体育轻德育现象存在
        现代体育教育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其中德字排在第一位,这足以证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立足于客观实际分析,很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小学体育教学或者是培养竞技人才的摇篮,又或者是让学生放松身心的场所,前一种观点会认为在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内容会影响学生的训练,压榨和占用学生的训练时间,因此教学过程中德育内容的渗透率是较低的,渗透量是较少的,体育教学依旧强调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跟体育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跟思想精神的塑造;后一种观点完全忽略了体育教学的价值和重要地位,体育教学都没有被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是处于边缘地位,被人所忽略。
        2.3德育实效性不强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的,其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快速阶段,他们的求知欲望比较强,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但是持久性较差,这一系列特点的存在。为了让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体育教学中德育内容的渗透必须要具备多元化、趣味化、简单化、形象化的特点,要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来进行德育内容的渗透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率,起到塑造小学生健康心理跟健全人工的作用。然而,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德育渗透内容数量太少、内容晦涩难以理解、形象性差、渗透方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讲授的德育内容有些超前和深奥,没有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一些小学生听的稀里糊涂,领悟不到德育内容中的真理和意义,这大大降低了体育德育的实效性。
        3.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途径
        3.1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
        小学体育教材有理论教材跟实践教材两部分,理论教材侧重于讲解体育教学的价值跟意义,介绍各项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课程特点、教学要求等等;实践教材侧重于教授具体的运动技巧、技术要领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楚不同体育项目理论教材跟实践教材的特点,来贴合体育运动特点来针对性地植入德育内容。举例来说,游泳、跑步等项目是侧重于培养学生意志力跟耐力的运动,小学生在进行这些运动时,常常会生出放弃、逃避的念头。对此,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故事讲解、心理暗示、注意力转移等方法来鼓励学生坚持下去。教师可以讲解体育偶像的奋斗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赏析龟兔赛跑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坚持的意义,通过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毅力,激发学生的斗志;再例如,篮球、足球等体育运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美好品质,对此教师除了要将相应的投篮、跑位、防守技巧告诉学生以外,还可以搜集一些团体众志成城,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案例事迹来鼓励学生,通过播放一些振奋人心的篮球绝杀画面、最后几秒奇迹翻盘的画面来告诉学生只要团结一心,坚持到底,奇迹就会出现的真理,培养学生的韧性跟协作意识。
        3.2根据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
        体育教学有着相对自由、宽松的特点,一些体育运动也需要一定的对抗,外加上小学生的安全风险防患意识并不强,因此体育教学的危险性也要比文化课教学的危险性大一点。为了确保体育教学的安全开展,体育教学制定出了很多活动规定跟制度规范,体育教师要很好地利用这些制度规范来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例如,在比赛之前,要求学生跟对方握手、敬礼,让学生学会尊重对手,尊重他人;例如,在站队时,要求学生整齐迅速,根据前后同学的站位来调整自己的站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跟时间意识;再例如,要求学生不能坐在篮球上,不能随意乱扔球拍,培养学生热爱公物的良好品质;在体育课结束以后,要求学生及时归还体育器材,打扫活动场所,培养学生爱劳动,守诚信的良好品质。总之,根据体育课的课堂规则来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够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跟安全进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
        3.3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
        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是喜欢模仿,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其实也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跟体育教师的接触是最多的,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给小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身的魅力来感染、鼓舞小学生,让小学生向教师看齐,学习教师身上的闪光点跟优良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多多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多讲解一些正能量的故事,在学生遇到锻炼困难时,耐心积极地帮助学生走出困境等等。在一些足球、篮球比赛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用自己的技术很指挥能力来帮助队伍,领导队伍,感染学员,展现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毅力。在体育场馆的卫生打扫过程中,老师积极地参加打扫劳动,让学生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是值得尊敬的。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带头遵守相应的体育规则,积极融入学生群体,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体育学习跟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在学生内心树立良好的形象,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要根据体育教材特点进行渗透、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渗透、结合体育课堂常规进行渗透和根据体育教师行为进行渗透,从而达到体育课堂德育教育的合力,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提升学校德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振蓉师生.师生德育教育与现代中学体育教学师生[J].师生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师生(8).
        [2]李洪涛师生.师生中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运用分析师生[J].师生当代体育科技,2014,4师生(21).
        [3]周德强师生.师生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师生[J].师生新课程导学,2017师生(33):30.
        
作者简介:梁泽阳(1975.10出生),男,黎族,籍贯: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人,工作单位,工作单位的省市及邮编: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椰林第二小学,邮编:572400,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小学体育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