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赵耀东
[导读] 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又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
        赵耀东
        山西省襄垣县古韩镇大郝沟小学,山西  长治   046200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又因为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很多的小朋友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不高。这个问题在农村小学尤其严重。这与农村小学大多地处偏僻,经济不发达,教师的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等原因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教学效率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将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更加灵活地学习数学。目前,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也开始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同时加大了对教育的支出,但是由于农村的思想、生活水平相较于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仍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这对提高新型农村小学数学水平不利。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
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生,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当中,一些数学课堂仍旧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地位,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
(二)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有效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提升数学的教学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透彻、详细的讲解知识,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当学生自己面对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导致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自主能力。
(三)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组织和实施数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但是一些数学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观念,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忽视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利用僵化的教学形式,课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没有积极引进课外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引入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在学校常使用的辅助教学手段,在此辅助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农村小学也应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关于圆周长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圆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的图形进行辅助教学,从而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关于圆周长的知识。


(二)课堂导入环节联系生活实际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性。课堂导入环节在整体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实现小学数学导入环节的生活化,运用生动的生活素材联系新旧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小学数学知识,主动接受小学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解“认识时间”这一方面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课堂导入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和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课前要求学生制作一天作息表,引导学生明确自己一天作息的安排,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更加深入地了解时间,提升自身作息时间的规整性。利用这种课堂导入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数学知识,有序落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
(三)合理安排数学活动比例
数学活动课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能把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而且这些目的的达成并不需要多么“高大上”的教学技术才能实现。最重要的是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和认真的贯彻执行。农村开展数学活动课更具有先天的优势。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具体形式是没有严格要求的,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开展活动。从小学生的本心来说,他们肯定更愿意在室外开展活动。但作为教师也不能完全从学生的个人意愿出发。客观上活动课虽然教学效果比较好,但要耗费更多的时间,特别是室外活动。如果安排得过多,必然会拖慢教学进度。为了追赶时间,教师在此后教学活动中的选择上就会受到极大限制,反而会对长时间内的教学连贯性造成影响。如何做好两方面的平衡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
(四)丰富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结合生活的实际情境,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因此,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强化学生的实际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悟数学知识。从而,学生不仅能够更加轻松地掌握了数学知识,还有助于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强烈的喜爱之情,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例如,教师在“人民币的认识”这堂课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组织学生去农村的市集,让学生购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如玉米、绿豆、黑豆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农作物的价格,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认识人民币,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效率。教师通过运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
总而言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关系着农村小学的教学成效和教育发展。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当前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应采取有效教学策略,丰富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更新教学手段,将数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徐文正.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109+111.
[2]姜书宇.农村小学数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04):69.
[3]胡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教学探究究,2018(18):5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