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华
湘潭市雨湖区九华和平将军渡小学,湖南 湘潭 411100
摘要: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枯燥,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进行科学合理地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是教师引导小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基础,独自展开数学新知探究以及数学问题解决方面的思考,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现状。
1、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正确引导。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能够被动式的学习,根据教师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记录和背诵,但是很少有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发现,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为薄弱。
2、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陈旧。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使学生在反复的练习过程中提高解题能力。但是这会压缩学生的思考空间,加之繁重的学业压力,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
3、没有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自身的角色定位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此种教学理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利于构建高效率课堂。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
1、巧设问题。首先,运用开放性的问题培养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开放性的问题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给出开放性的条件,或提出开放性结论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条件或结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学生就会开展积极的独立思考,从而既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又能培养学生灵活的独立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要适时展开追问。追问同样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式。假设课堂中有学生的答案比较独特,或是学生的答案出现了偏差,那么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作答情况再次提问,从而促使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表达清楚自己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指导和帮助。
2、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教育改革需要走的路还很长,目前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成果都没有完全达到教育改革的要求和目标。从独立思考能力来看,影响小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因素很多,目前学校的学习资料除了教材还有各种各样的辅导书,这些书籍的内容千篇一律,只能实现教师的题海战术,但练习越多学习成果只会适得其反。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角色不是背诵教材、复印资料的机器,只有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并且满足学生高层次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愿自主学习的心理弊端。
3、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在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顺应了当前教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实践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自主地测量并且开展对比,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效率。
4、,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的宣科式教学模式,尽量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互动式交流,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不断帮助学生拓展小学数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获取能力。教师要积极地借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利用多媒体将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传达到学生的感官当中,使学生能够借助多媒体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当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更好地感悟知识,增强实践探究意识。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当中通过必要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控能力,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激发学生数学求知欲。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当中关爱每一位学生,并且多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敢于大胆提问。教师也要针对学生在提问过程当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表扬和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乐观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也要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科学地培养和引导,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究当中掌握良好的学习行为。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积极地引导和鼓励,给予学生一些探究性的数学问题,不断强化学生的个人探究意识。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当中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拓展,加强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提升学生的数学求知欲望。
6、反思错题。学生在学习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或是计算方面的错误。出现了错误,就说明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唯有直面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错题展开总结反思,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促使学生分门别类地整理错题,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然后对错题进行更正。无论是学生日常练习中的错题,还是数学考试中的错题,学生都要将其记录到错题本中,从而在整理反思中展开独立思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适时展开复习,不断矫正自己的不良学习习惯与学习思维。教师要将错题当成一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从而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意义,正式当下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改进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同时使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 浅析小学数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6, 000(003):P.18-.
[2]吴声莲. 小学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探析[J]. 读写算:教研版, 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