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燕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二中,湖南 永州 425300
摘要:地理学存在许多的分类,教师在教授不同的内容时需要适时改变,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教师更应该避免将自己的陈旧想法教授给学生,要将时代新概念运用于教学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地理教学也开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由此,该文从新课程改革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看看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设计和创新。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改 教学设计 创新
引言: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实用性,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大自然中很多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理风貌,并且在地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帮助广大高中学生更加快速地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地理与旅游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做出更加精准的旅游规划等。同时,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掌握不同地区的地貌、地质,了解更多的植被、土壤、植物等。由此可见,地理学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具有广阔的实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基于地理学科展开创新设计,加快改革的步伐,使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1传统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一直都在强调“新”,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应该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选择更为新颖的教学模式。但是大多数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没有适时进行改变,他们在当前的地理课堂上仍然还是沿用旧规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阐述和分析。对于一些复杂且难以描述的知识点,教师最多会选择借助一些实验器具来进行观察,并且针对这些实验器具的使用也会存在一定的限制性,比如后排的学生由于距离太远难以观察到实验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将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话,就会导致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部分学生可能会越学越通透,但另外一部分学生心里的疑惑会越来越大。
地理这门学科,看似简单,实际包含了非常多的抽象性内容。虽然很多权威部门将其规划为人文类学科,但其实要想真正学好地理知识,必须要具备理科的思维。地理学科的教学知识点尤为庞杂,如果学生像以前学习地理知识那样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必须要更加全面地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和理解。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地讲解课程内容,让学生直接进行背诵学习,没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性思维,学生也不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思考。因此,针对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教师不能够完全沿用讲述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在目前的教学阶段,教师应该要注重学生能力的提
升,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点进行理解和吸收。
2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设计
以上种种问题显示,地理教学模式并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此,地理教学不仅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效,教师要针对高中地理教学进行创新型设计。接下来我们将针对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有用的建议:
2.1破除陈旧教学模式,灵活展开教学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阶段,教师应该要明白高中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初中所学的地理知识相比,产生了一个明显的跨度,在这一阶段采用传统的文科教学模式是完全行不通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大量的理科性知识来进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的地理教学设计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量,教师要避免死板的知识讲授性模式,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加以论证。比如,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先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并且让学生们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将学生引入正确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投入其中。同时,这种模式也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理论讲授,学生可以自主参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内心的疑惑,从而帮助学生对地理现象产生正确的认知。
2.2借助现代化手段,拓宽教学途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不管是哪一阶段的教师都应该通过学习新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实效性。比如,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一些抽象性的规律,教师可能会借助一些教学器具,但是器具毕竟具备一定的缺陷性,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一些死的知识点以灵活的方式加以呈现,比如,在学习关于自然地理学的一些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们分析一些不同的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以河漫滩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析河漫滩的形成原因或者是沉积结构特征,针对这一过程的演变,通过简单的字面描述很难让学生完全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动态三维的形式来呈现整个河漫滩的沉积过程,让学生们看到随着河曲的发展,河床会不断变宽,在河水流量较小的情况下就会将一些较细的物质带到上面进行沉积,久而久之,河床就出现了沉积物。通过这一动态呈现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更为清楚直观地理解一些自然现象的特征和差异。同时,利用这样的模式也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更为投入。很多人觉得地理学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因此,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出于对学生这一心态的考虑,教师需要推陈出新,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再比如,在地理课堂教学展开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使其对本堂课教师将要讲解的内容产生粗略的理解,在课堂上对知识点不会产生陌生感。而微课本身内容简短精炼,学生也不会过多排斥,通过教学手段的改变,教师可以利用更加新颖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之中,进一步提升当前的课堂效能感。
结语: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不破不立,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在课堂上采用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可以集中精神听课,并且利用各类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复杂的地理人文现象,将一些静态化的地理现象以动态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拓宽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快速解决,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参考文献
[1]刘维维.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J].明日,2019(21):141.
[2]李林圆.走进新课程论地理教学的设计与创新[J].都市家教月刊,2017(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