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黄初维
[导读]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也关系着学生习惯的养成
        黄初维
        云南省宣威市东山镇初级中学,云南  宣威   655408
        摘要: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也关系着学生习惯的养成。若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影响班级的管理质量甚至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班级管理中,教师的角色非常重要,学生的天性较为活泼、好动,并持有极高的好奇心。正因如此,班级管理极为重要,除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化、生活认知以及思想上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班级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思想上的转变与提升,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集体意识和分享意识的建立与培养,让学生能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
众所周知,所有学生步入校园生活的第一步,就是要服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班级是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游戏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场所。每日的学习和游戏以及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都依靠着班集体进行。本文就目前班主任管理情况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管理策略。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一)重视用成绩评价学生,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现实中,初中班主任比较重视学生的成绩,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在校表现的主要标准。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成绩,班主任将班级管理的内容更多地放在学生成绩上,甚至限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管理,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身心问题和不良表现不能够及时进行疏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受到传统教学模式或者课改中重视课堂改革的影响,初中的课程更多在课堂内开展,由此导致很多班主任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班内课堂管理方面,而对于课堂外的管理比较松懈,没有注重学生其他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
(三)权力过度集中,降低了班级管理效率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量真的很大。尤其是面对初中生,由于他们接受事物的能力有限,很多事情都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由此导致班主任每天要面对很大的工作量。尽管班级内有班长、中队长、组长等,但由于班主任担心学生的能力不足,不敢将一些权力下放给学生,班干部能够担任的工作很少。这样不仅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效率,也降低了班干部的积极性。
(四)忽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还要做好家访的工作,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但是目前的班主任,将更多的焦点放在学校的校内管理方面,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初中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甚少,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的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很乖,在家里却是一个小霸王。因此,初中班主任和家长要共同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活动
初中班主任应将班级管理拓展到课堂教学之外,积极开展多种班级活动,有效地促进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同时,班主任要倡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在班内举行唱歌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活跃班级的气氛,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关注后进生,多种评价相结合
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存在一些后进生,因为各种因素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不好,自尊心受挫,慢慢地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善于和朋友交流,比较木讷。班主任老师要特别关注这类学生,要坚持不懈地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在信任的基础上,敞开博大无私的胸怀,用情感去温暖、感化他们,帮助他们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让后进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和尊重。
为了鼓励学生,班主任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虽然他们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却非常优秀。因此,初中班主任要相信,经过努力他们的学习成绩会赶上来,甚至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班主任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抓住契机,鼓励他们上进,这样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实施民主管理
初中班主任要善于制定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把任务分解到学生身上,让制度管人,让学生互相监督,采取民主管理。更要相信学生是自己的得力助手,在班级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并强调班委职责,班委和班级内的学生都有各自的任务,相互不干涉,都需要尽可能地完成。这样每个人都有事情做,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还培养了学生当家做主的能力。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把管理理念融入自己的工作实践,加强了班级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了班干部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四)以“爱”感化,重视和家长的沟通
由于初中生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班主任要有一定的耐心。学生表现不好的时候要给予爱的指导,用爱感化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感情,然后足以信任地听从老师的指导;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注重和学生沟通,帮助其化解困难,树立好好学习、好好生活的信心。老师为学生付出真爱,学生才会回报真爱,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老师要注意观察他们的变化,给他们更多的信任和爱,提升他们学习的动力。
同时班主任要勤家访,主动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家庭,同时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教育学生的方法,对因为家庭变故造成伤害的学生要及时了解,并进行正确的教育。
        三、结语
总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只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就无愧于我们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共同编织一条爱的河流,让那涓涓细流流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并在那里生根、发芽、结出硕果。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班级团队意识,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担负起学生“大家长”的责任。在教育学生如何学习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安文玲.浅析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J].甘肃教育,2019(20):35.
[2]扬长斌.浅谈新课改下班主任的创新和实践[J].神州,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