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和实践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许青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落实的影响下,人们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许青
        廉江市第三小学, 广东 湛江 5244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落实的影响下,人们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所以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综合素养加以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就当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来说,整体效果较差,其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有效的解决。作为班主任需要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多个角度来对德育教育进行完善,促使学生德育素养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小学;德育工作;优化策略
导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小学阶段德育教学工作有了显著的进步。就小学德育教师来说,德育教育是其他学科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那么就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进步造成严重的影响,怎样更加高效的促进小学德育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切实的对小学德育教育进行完善?是当前小学德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的影响下,特别是小学班主任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德育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
1 增强德育意识,人人争当德育工作者
        小学德育教师是德育教学工作的执行者,所以我们需要创建高水准的德育教师团队,这样才能促进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品德的不断提升。首先,学校需要重视教师德育教学水平,可以在全校组织开展各类宣扬表彰工作,对于德育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并且要安排教师进行德育专题学习,从而促进教师德育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从而创设出以学生为核心的德育教学校园环境。例如:学校在组织班主任进行德育教学讲座的时候,对师德、师魂进行重点阐述,并且可以借助发放师德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德育教学工作者的实践感受加以了解,定期组织德育工作者进行“优秀德育工作者”的评奖,借助这种形式来激发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德育工作的全面落实。其次,学校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各方面实际情况来制定专门的德育教学方案。最后,全体教师要树立人人参与的意识,充分认识德育教育是全体教师的事,而不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事,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制定德育方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专题讨论。
        在实际开展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的认识到德育教育是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的,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落实德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有些班主任在学校要求他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往往都是敷衍了事,表面应付,毫无准备,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制定德育方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专题讨论。例如在家里如何尊敬老人?在学校如何尊敬老师?怎样才能和同学和睦相处?通过讨论,学生们就会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和别人相处,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加强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要想保证素质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学校要加大力度对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从多个角度入手来对德育教育进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通常会侧重在校园内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所以学校要充分结合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可以在已经建造完成的绿化环境的基础上,设置一些信息化文化元素,从而更好的对师生加以文化的感染,并且也可以实现育人的目的。例如:学校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来设置宣传栏,组织德育工作者为全校师生书写寄语,鼓励大家,促进德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在学校橱窗或者是板报中设置专门的爱国教育、环保教育、法制教育相关内容。利用这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时时刻刻对师生进行文化感染,提高对校园的热爱。
4 科研探路打造品牌,树立“德育课题化”的观念
        德育教学方法应当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切实性,这也是保证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如果学校不能有效的扭转以往落后的德育教育方式,对德育教育进行合理的优化和完善,那么必然会对德育教育的良好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例如:学校开展了“让孩子走近北部湾原始民俗文化之源”课题研究活动。将疍家文化研究课题细分为疍家风俗、服饰、儿歌、住宅及美食等若干个子课题,安排教师与学生自行选择课题进行合作研究,师生带着确定的课题来到社区,到疍家聚居地了解疍家的发展变迁,从中体会疍家人的勤劳质朴的品质,针对疍家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学生针对这种类型的课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题研究之中。德育课题研究实践活动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德育实践活动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学生会感到良好的亲切感,从而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这样对于德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德育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创造范围较广的人际交往机会,从中更好的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独立思考的理念,能够更加灵活的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完善校园的德育评价体系
        学校的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德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程度与落实程度。因此,优化学校德育评价体系,是可以有效促进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德育评价体系加以完善,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将德育教育工作作为评价内容之一。将德育工作与德育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相结合,则可以有效的调动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落实德育工作。例如,学校以往都会开展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原有的评比活动评价标准单一,而且只是在找不足,这样只会打消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德育工作者就会比较麻木。为此,学校可以增加一些评比标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如将早操排队最快最齐的班级、早上晨读最好的班级、卫生最干净的班级等都加入评比之中,则会大大的增加师生的积极性。第二,加强落实力度,提升福利待遇。学校可以将德育工作做得好的教师,除了给予精神鼓励以外,再给予一些物质方面的奖励,进而推动德育工作者的落实力度。
6 结论
        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栋梁,其德育素养的发展能够直接影响到祖国的发展。教师应当从小学开始就重视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优化德育教育的方式,积极在校园内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慧敏.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0):143.
        [2]翟莉莉.对优化小学德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9(18):87-88.
[3]陈达明.有效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2):129+131.
        [4]郑崇义.加强和改进小学德育工作之管见[J].教育评论,1990(02):4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