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碧
贵州省开阳县第二小学,贵州 开阳 5503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培育时代新人将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这就要求在当下的教学中要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推进教育公平。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主渠道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就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新时代下,教育教学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手段的运用等,都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更加丰富。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在信息时代大数据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和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道德与法治;德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以及法治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良好品质的形成。但是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接受到的信息也是多种多样,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想象。这些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这对于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他们缺乏有效的信息处理和辨别能力,不利于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这个现代化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所以德育也包含着很多的内容,这仅仅依靠教师的知识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大数据进行检索,找出适合的德育内容进行渗透,以此来优化德育教育的效果。
一、借助大数据进行德育教育的优势
(一)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在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能够通过说教或者是根据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但是在大数据辅助下的德育教育,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德育情境,介绍相关的案例,或者是构建网络交流平台等,使得学生的学习形式多种多样,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了德育教育的形式,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丰富德育教学内容
在之前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内容的选择依赖于课本,所以学生接受和了解到的相关的信息也都局限于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获取海量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检索和渗透,不仅丰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还能够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品质。
(三)增加德育情感体验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德育教育中,教师不再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说教,而是可以借助社会中、网络中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去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德育内容。学生们在一些真实的事件的了解和认识中,会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感受他们的情感和处境,从而丰富学生的德育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借助大数据渗透德育的策略
大数据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给当前的教学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教师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运用大数据辅助教学的能力,将大数据有效的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进而增强小学德育教学的效果,探索出有效的以大数据为枢纽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德育教育模式。
(一)借助社会时事,渗透德育内容
在这个复杂变化的社会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有些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所以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渗透和介绍社会时事,通过对社会事件的分析,捕捉德育内容,进而增强德育效果。
(二)借助影视资源,渗透德育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经济生活之后也越来越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题材的影视资源,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源有效的渗透在课堂中,进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源接受德育教育。
(三)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德育交流
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课堂中面对面的教学,在课下,学生和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展开交流和沟通,比如可以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话题,或者是课堂教学中某个观点进行再次交流等等,使得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接受德育教育,进而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自我所执教的班级中,我建立了一个班级的微信群,学生们在课下可以随时的通过这个群向教师和其他的学生咨询问题或者是分享信息等。比如,在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83周年的这一天,我在班级群中发起了“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为主题的讨论,并向学生们介绍的在83年前,我国同胞遭受的屈辱等,进而唤醒学生们的民族意识,加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去报效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可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体现的课堂中,更体现在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随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培养出更高素质的人才。
三、结语
德育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还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所以在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对小学进行德育教育,并有效借助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创新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质,进而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光明霞.网络环境对小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J].西藏教育,2020(06):61-64.
[2]吴丽,柏晋萍.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11):42-44.
[3]谢文祥.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考[C]. 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