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探究式学习方法与培养兴趣初探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赖大东
[导读]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势下,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赖大东
        广东省信宜市教育城初级中,广东 信宜 525300
        摘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形势下,美术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新课改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向学生强调美术学科的重要性,并在凸显教学过程中的新意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如此方能实现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美术教师应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同时,初中美术教师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课堂探究式学习方法与培养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艺术素养、审美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等。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美术课堂探究式学习方法与培养兴趣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七年级;课堂教学;探究式学习;兴趣培养
        一、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计缺乏合理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涉及许多艺术门类,如水彩、素描、国画等。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个人兴趣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内容分科式教学,以此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实现初中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目前,虽然初中美术教学已经向兴趣教学逐渐转变,但部分学校的美术教学没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在课程的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难以明确体现美术教学的意义、教学目标比较模糊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充分体现,部分教师与学生难以开展有效沟通,致使教师难以充分、深入地了解学生,也导致部分学生存在轻视美术学习的情况。
(二)教学模式较为落后
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部分初中的美术教学存在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对于美术课程而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样重要,缺乏实践环节的美术教学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由此可见,初中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此外,部分教师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积极性产生了-定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同时,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培养。
        二、美术课堂探究式学习方法与培养兴趣的有效策略
(一)以探究式教学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渗透自主思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缺乏自主思维的学生很难在美术学习上取得较大的进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自主思维培养方面进行加强。

例如:在教学《黑白世界》时,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版画的制作过程(制版与印刷)及特点(复数性、间接性),以及运用点线面的组合变化,表现黑白画中的多种对比衬托关系,处理画面形象。一方面可以提高美术学习兴趣,形成探索新知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后续的美术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方法,掌握版画的技巧,了解美术学习的细节问题,从中摸索适合自身学习和发展的独特内容。
(二)实施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尝试开展分层教学法,树立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真正起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从中培养较强的自主学习信心。应用分层教学法,实际上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且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为这部分布置一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或者学习项目,进一步挖掘其内在潜力;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美术教师则应该关注其自信心和自主性的培养,提升其学习效率,端正其学习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美术教师则应该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上,尤其是在作业布置上应该体现这部分学生的特点,从基础抓起,逐渐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构建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首先,初中美术教师应该强化对探究性教学创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美术教学观念。探究化创新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初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推进探究式教学创新的进程。例如:教师在讲解《画家乡的风景》时,可以通过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家乡的风景的视觉效果的变化,培养学生养成不同角度、不同条件下的美学素养。其次,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关注小组成员的分工和协作问题。实施探究式教学创新,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状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不同特点,通过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再如:在讲解《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学习的模式对课本范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充分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核心元素,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小组任务完成时进行分析与总结,向其他小组分享经验。当然,教师还可以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开展设计创作活动,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创作。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活动的安排,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灯饰设计与制作》时,可以有效发挥小组竞赛活动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平时的创作之余,积极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最终通过整理和汇总形成小组的最后作品。通过竞赛活动的设计,能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挖掘学生的美学潜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促进学生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符裕红.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11):217-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