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萍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滨江学校,湖南 长沙 410208
摘要:体育教学改革之后,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小组模块”教学正在被广大教师运用到学科的教学之中。小组模块教学,是让学生结成小组,以小组为活动单位,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教学和体育知识学习体验。小组模块教学作为新课改下一种有效提升学生效率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集体意识以及合作意识的培养。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搭建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设计以及组织开展竞赛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小组模块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期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体育;小组模块;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改革过程之中,而如何让学生学习效率得到全面提升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常规的体育教学设置过于单一,大大削减了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组模块教学开始运用到体育课堂的教学之中,大大增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具体教学之中,通过小组模块的学习能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但是在实际操作之中,大部分教师并未将小组模块教学模式的精髓发挥到极致,甚至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也未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如何更好地运用小组模块教学让整个体育教学焕发光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搭建教学平台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若想要搭建小组模块教学平台,就要科学设定体育教学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模块学习,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感的激发,以及社会技能水平的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小组模块学习目标的设定,要避免取向单一化,要做到全面且均衡,兼顾智力目标与非智力目标,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体育基础和兴趣爱好,很多初中学生都喜欢篮球运动,在运球、传球以及投球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不足,导致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无法获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为学生搭建小组模块学习平台,在合作对抗训练过程中给予技术性指导,让学生掌握篮球技术动作,对于学生在篮球学习过程中的投球传球动作、假动作以及队员之间配合等进行针对性分析,并给予正确指导。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为学生体育技能的强化以及体育水平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设计
社会进步需要竞争,竞争中取胜即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因此,初中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个体竞争与合作意识的强化,为开展小组模块教学提供可靠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体育室外活动课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小组模块学习,在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懂得竞争与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优化学生的体育实践体验,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创设,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强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开展“掷实心球”教学过程中,常规教学模式下往往组织学生开展热身运动,之后直接进行训练。为有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对体育室外活动课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在热身运动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来丰富体育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人数固定,组内学生结成对,将内侧双手和双脚绑在一起,开展行走竞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配合并掌握行走的方法,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获胜。此种体育教学方式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将小我融入到大团队中,在学生亲身参与到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这就能够促进学生体育实践技能的提升。
三、组织开展竞赛
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利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竞赛不仅是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还能够对学生体育学习成效进行准确检验,这就便于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化身体素质,掌握体育实战技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竞赛的组织开展,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模块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升。
例如,在初中体育“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武术健身操”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组织学生开展训练,教师要给予正确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武术健身操”动作要领,强化学生体育技能。在此基础上,要围绕“武术健身操”出发组织开展体育竞赛,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武术健身操”展示大赛,为确保在体育竞赛中获得成功,各小组在赛前开展集中训练,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武术健身操”训练中的表现,选择优秀学生来指导小组模块训练,对课余时间加以有效利用。在小组模块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体得以融入到小组集体中,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参与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挥个体价值,配合完成“武术健身操”全套动作,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能够与团队成员互相照应,促进整套“武术健身操”动作得以顺利完成,学生能够感知到成功的乐趣,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明显提升,初中体育高效课堂也得以顺利构建。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下,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模块教学平台的搭建、体育室外活动课的优化设计以及组织开展体育竞赛等方式,开展多元化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和自主创新精神的强化,为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勇.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15):62-63.
[2]欧阳烨.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