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抗挫力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李喜
[导读] 在当前小学教育中,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格局
        李喜
        (长沙市芙蓉区曙光路小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摘要:在当前小学教育中,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格局,当前教育更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学被重视起来,促进学生们的体育发展。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在小学教育中,不在知识关注文化课的教学,对待体育教学也同样重视起来,小学体育的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心里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抗挫能力,为此,本文针对小学生抗挫能力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探索如何有效的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们的抗挫力,促进学生们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抗挫力;培养策略
        引言:体育教学是一项特殊的教学活动,与其他科目不同的是,不但能够锻炼学生们的体魄,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们坚韧不拔的意志,提升学生们的抗挫力,有利于小学生健康的发展。但是就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家长们对孩子越来越溺爱,导致孩子们抗挫力比较差,大多数孩子在家庭中都是娇生惯养,导致在遇到挫折时,孩子们便会表现的伤心难过。为此,基于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势,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孩子们的抗挫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体育培养学生们抗挫力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是小学生的重要学习科目,不但能够锻炼学生们的体魄,保障学生健康的成长,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们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们学会坚持,同时在经历了无数的运动挫折后获得体育竞技的胜利,让学生们体会到体育的真谛。所以,体育教学对培养小学生抗挫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体育教学中抗挫力的培养策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融入体育课堂中,注重小学生抗挫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们养成坚韧不拔的意识,懂得坚持的可贵,能够独自承受挫折,并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对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体育教学中小学生抗挫力弱的具体表现
        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们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会明显的表现出抗挫力较弱的一面,主要表现为当学生们遇到困难时,本能的第一反应是退缩,由于害怕心理作祟,不敢正面迎接挑战,无法突破自我,胆怯的心理使他们遇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影响小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当进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时,学生们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逐渐放弃体育运动。此外,学生们在平时无法准确的把控自己的情绪, 极易产生暴怒情绪,由于现在社会体制的影响,孩子们在“温室”环境下待的久了,变得比较娇贵,一旦遭受挫折时,他们就会表现得伤心和难过,在和同学产生矛盾时,也会很容易发火,甚至出现恶性打斗事件。在孩子们未来的成长之路上,会面临无数的挫折,必须从小建立起良好的抗挫能力,才能学会如何处理挫折,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更顺畅的通向成功的道路,促进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开展体育实践活动教学,促进小学生抗挫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运动是激发学生们抗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合理的设计实践活动,通过调动学生们的参与感,使学生们对体育实践活动产生兴趣,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抗挫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竞技类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好胜心理,从而全力以赴的完成体育实践活动,为了荣誉克服困难,提升抗挫能力。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篮球活动,开展“抢运球”活动,首先将学生们分成两组,每组依次派出一名成员,由一位同学在场上运球,另一位同学进行抢断,活动中要充分运用教师在课堂上教过的运球和抢断技巧,如果成功运球则为全队加一分,反之则另一队加一分,但活动中要注重体育精神的灌输,严格杜绝犯规现象的出现,对于犯规的同学给予扣两分的处罚。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在运球中学生们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球被抢断,但是为了集体荣誉,经过不断的实践训练,运球技巧得到了提升,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抗压能力,从而对学生们抗挫力的提升具有很大帮助。
        (二)积极开展竞赛活动,培养小学生抗挫力
        体育竞赛中的输赢是常态,没有哪个队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体育竞赛的胜利都是经过无数的失败和努力中获取的,因此,通过体育竞赛活动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们看待输赢,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抗挫力。在体育竞赛活动中,也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产生多种多样的问题,体育竞赛中经常会出现受伤的现象,也会出现气势下降的挫折。但是听到其他人的加油和呐喊,为了集体的荣誉会不断坚持。在完成比赛时,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及时调整心态,赢不骄输不馁,通过体育竞赛活动磨炼自己的意志,从而提升学生们的抗挫力。
        (三)创设体育情境,促进抗挫力的提升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情境的创建来培养学生们的抗挫力。例如:在体育短跑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们作出动作示范,并在短跑过程中可以假意受伤,并坚持跑到终点。这样的情境设计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看到教师受伤后依然坚持完成比赛,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效果,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小学生的抗挫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抗挫力的重要阶段,而体育教学时培养学生们抗挫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为了学生们未来的发展,教师应该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抗挫力,培养小学生坚韧不屈的意志,促进学生们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虹.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力[J].好家长. 2017(21):223
        [2]蔡玮.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抗挫力的培养探究[J].内蒙古教育. 2017(10):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