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徐勇
[导读] 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徐勇  
        贵州省赫章县达依乡茶园小学,贵州   毕节  553200
        摘要: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学习当中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效率的提升,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教师可对高效课堂的概念进行分析,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除了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能力外,还应该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促进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当前教育改革工作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导致在高效课堂构建中存在较大阻力。高效课堂旨在通过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该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同
时结合教学实际内容,逐渐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深入分析新课改的相关规定与要求,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灌输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十分常见,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少,不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学生往往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知识,导致其思维僵化,而且对知识的应用缺乏灵活性。在封闭式教育当中,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较小,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动力。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往往旨在提高学习成绩,教师也未能针对其能力、思维等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性不足,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差。单一化的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当中,教师的个人信息化素养较低,在教学中无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加以灵活运用,也是限制高效课堂构建的主要因素,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的先进性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由于数学学科当中涉及较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问题,小学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因此在学习中会遇到较大的难度。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在熟知的情境当中感知数学知识,为其带来丰富的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陌生感和疏离感,提升课堂教学与学习效率。教学情境的类型丰富,包括了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和故事情境等等,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情境模式,以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利用。此外,还应该重视教学情境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增强其自主探索的动力。比如在《人民币的认识》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在文具店的购物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及使用方式。

在教学情境当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不再感到枯燥,而是能够唤醒其生活经验,实现高效课堂的快速构建。
2.2引导自主探究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其通过自身努力获取对数学的深刻认知。首先,应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扮演一个严肃的权威者形象,给学生以不可靠近的感觉,导致学生与教师疏离。为此,教师应该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使其沉浸在课堂学习氛围当中开展自主探究,构建高效课堂。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引导学生针对权威进行批判性质疑,通过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本质与规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天马行空的思想当中发现闪光点,并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视频当中明确教学重点与难点,督促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解决在预习当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增强其学习成就感和自信心。
2.3加强问题引导
        通过设置层次性问题,能够实现对教学课堂的系统化管理,保障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在独立思考当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除了应该重视问题的层次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外,还应该增强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当中增强学习能力。在设置问题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确保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由于问题难度过低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也要防止问题难度过大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使其在认知冲突当中获得内在升华。
2.4结合生活实际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教学。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消除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的疏离感,意识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在生活化教学当中,学生再也不会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获得乐趣,促进其求知欲望的增强。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生活中的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应用于课堂当中,同时通过多类型实践活动的举办,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这对于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化内容应该紧密贴合教学内容,实现知识概念的渗透。

结语: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促进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的提升,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关键途径。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增强其数学综合素养。教师应该明确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自主探究、开展合作学习、优化教育手段、加强问题引导和结合生活实际等途径,打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高效课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晓霞.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55.
[2]王文成.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9(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