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徐建武
[导读] 随着我国当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模式正在逐步推进
        徐建武
        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尼史小学, 云南   香格里拉  674499

        摘要:随着我国当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的模式正在逐步推进,然而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使得我国当下教学的方式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仅仅是注重自己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多数教师只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在学习数学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应试教学观念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寻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着重培养小学生在数学上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其养成积极自主学习与探寻数学奥妙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其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导小学生对于数的认识以及简单基础的数学运算,传授其学习数学的技巧及方法,培养其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逻辑。然而随着当下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以及专业化,而且对于创新型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小学生比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数学课堂要在教学生教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学思想是通过其设定的教学目的来得以体现的,学生自身的学习状况以及综合能力与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教学目标决定着学生自身的能力。小学生正处在儿童阶段,想象力丰富且活泼好动,而且自身对于事物的好坏对错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因此就需要教师以及家长的正确引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远大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自身的潜力得到无限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传统的课本知识以外,还应当尽可能地向外延伸数学知识,从而使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有效地培养其自身在学习数学上的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方式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然而,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从最初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生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而是应当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会教导学生要学会什么,而这种教学的方式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把“要学会”改成“我会学”这种潜移默化的鼓励学习方式,这样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帮助其培养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学习思路
当今教学中应该加入更多的解题思路,包括思考范围。比如一道数学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而不是一味的记答案,背考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出一些思维题,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小王和妈妈去逛街,想要买一些苹果。一个苹果三块钱,妈妈想买四个苹果,小王想买六个苹果,但是妈妈只有十块钱,请问,小王和妈妈应该买几个苹果。显而易见,这道题的答案有很多个,学生可以回答四个,也可以回答五个,甚至可以回答两个苹果,妈妈和小王一人一个。然而经过调查,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买四个苹果。这是由于学生的心理处于定势思维中,认为只能在四个苹果和六个苹果之间选择。而写出其他答案的学生,往往更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针对解题灵活性高,敏捷性高的学生,老师应该安排更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而不是跟随班级统一的进度发展。当然,创造性思维低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低等题目逐渐训练,而不能大锅饭式教育。如果老师进行统一式教育,硬把创新向学生的脑子里灌输,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创新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能急躁,要做到适度有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绝大多数数学内容都是有迹可循的,让学生掌握数学规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数学规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通过大胆的猜想和想象让思维有更多的拓展空间。数学里有很多值得被发现的内容,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数学规律,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发现其中的奥秘。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数学练习中做到行云流水,也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五、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数学里有很多乐趣,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学生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开展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数学活动,将书本知识延申到实践活动中,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本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创造力。
        六、结束语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长久的发展会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让学生有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创新能力对于其在今后学习数学的道路上有着重要的帮助。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不是简单的书本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发现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勇于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从而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道路上能够潜移默化地养成学习数学的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振涵.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9(25):50-51.
[2]侯亚威.小学数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策略[N].小学教育,2018(32):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