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字能力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8期   作者:赵赛波
[导读]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赵赛波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方山小学
                                  
        摘要: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示范的引领,兴趣的激发,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阐述了有效提升写字能力的一些浅见,力求学生写字水平得到稳步提高,让学生们虽无妙笔也能生花。
关键词:学生   书写  汉字  提高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文字之一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以及终身学习的基础。课程标准对小学写字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那么怎样才能达成以上目标,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让拙笔也能开出花来呢?
        一、示范引领,感受书写的魅力
        心理学家认为,榜样影响力产生的基础在于人具有的一种模仿的天性。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能力都很强大,教师就像一面大镜子,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因素。
        实践证明,教师字写得漂亮端正,学生的字也会写的工整。然而,很多教师只在上公开课,写范字时注意到要把生动端庄的字展现在学生眼前,而平时的课堂板书,作业批注就写得相对随意。教师也常常困惑为什么学生生字本上端正、工整的字一到其他本子上就歪歪扭扭了的时候,这一方面跟作业量太多,学生草草了事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起到了榜样的负作用吧。所以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无论是课堂板书还是批改作业,都要时刻提醒自己提笔即练字,书写一定要做到正确、规范、美观。要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让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正确的书写规则。这样才能让榜样示范法行之有效,真正做到以身示教。
        二、指导方法,夯实书写根基
        让学生掌握写字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在写字教育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不但能学到写字的方法,更能因此得到稳固的基础知识,为语文教育奠定了得到更好效果的基础。
        1、双姿训练
        据笔者观察,很多学生写字时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不规范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使书写的灵动性、流畅性,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进而影响到了书写速度。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教写字前先进行握笔姿势和坐姿的训练,让学生一边念儿歌,一边对照儿歌纠正自己的写字姿势,“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脚放平。”“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三个一’,要做到,字写工整视力好”。但是小学生自制力有限,时间稍长就会故态萌发,学生写字时,教师的观察点不能仅仅落在学生写的字上,还要处处留意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改正。
        2、技巧指导
        汉字是方块字,虽有简有繁,但每一个字都由八个基本笔画构成。

因此,写好一个字,必须先指导学生写好八个基本笔画。笔画书写的美丑直接影响到结构效果。教学中,笔者借鉴毛笔字基本笔画的写法,讲解起笔、行笔、收笔等书写要领。为了更好的指导基本笔画的写法,笔者利用很多书写歌谣帮助掌握书写要领。“写横画,要记牢,左稍低,右稍高,方头圆尾要记清,逆锋下笔要回锋。”笔画好似建筑材料,结构房子的框架,光建筑材料美观了还不行,还要掌握搭配技巧。汉字的结构讲究对称又注意变化,追求严整又不失灵动,笔画简单的要写得疏,摆放要均匀;笔画繁琐的要写得紧凑,避免松散凌乱。
        三、激发兴趣,唤起书写热情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比较差,课堂上教师如果一味讲解字的笔画部件,运笔技巧,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进一步对写字失去耐心。如果学生对写字失去了兴趣,那么再好的写字指导也只能收效甚微。所以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书写兴趣。
        1、环境激趣
       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营造浓厚的写字氛围,我在教室里设置作品展示栏。用于张贴古今书法名作和优秀书法作品。教室内的标语、格言等都用毛笔书写成楷书、行书等作品。在班级图书角摆放名家名帖,供学生随时翻阅,欣赏,让学生受到汉字美的熏陶。学校在设计校园文化中,也要时时考虑到写字教育的渗透,在学校走廊里,悬挂的是行、楷、隶等不同字体的诗配画。供学校师生和家长进行观赏和评析。学生长期处于浓郁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就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2、创作激趣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表现欲强烈,如果学生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厌烦情绪。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教《山行》这首诗时,笔者从网上找了不同的书法作品,跟学生一起欣赏,评析。让学生借鉴书法作品试着创作一幅书法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精益求精,从布局,到笔画的启承仰和,都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直到书写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为止。然后,我让学生把作品跟平时的作业进行比较,使其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四、养成习惯,保证书写质量
        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书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书写效率。教师在安排学生书写任务时必须收放有度,适时适量。充分调动家长的辅助功能,齐心协力,使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
        1、适时适量
         每位教师布置作业时要适时适量,争取在课堂中完成新授生字的指导,把每课的生字分散在每节课中写,保证每节语文课都有10分钟的书写时间。设计书写作业时尽量避免机械性的重复抄写,做到“少而精”。以免学生只顾完成任务,忽视书写质量。书写作业的设置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可以尝试弹性作业,学生自己认为容易掌握的字,少写几个;认为不容易掌握的字,多写几遍。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才有可能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2、常抓不懈
        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重在持之以恒。无论课堂还是课外,笔者对学生作业的要求都很严格,对于偶尔一次的潦草行为也绝不姑息。有些学生写字作业能力求端正、工整、美观,其它学科的作业马马虎虎、能快则快。所以练字还要融入到各科作业及家庭作业之中,联系其它学科的教师,联系家长齐抓共管,让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习惯。
        写字对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写字教学对老师来说更是一件苦差事。只要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做好表率,耐心指导写字方法,细化要求,进行科学训练,必定能让拙笔也绽放出美丽的花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