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慧
镇原县平泉镇湫池小学,甘肃 镇原 744517
摘要:在践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但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时比例偏低,实际的授课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就显得尤为关键。教师既需要注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将恰当可行的学习技巧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事半功倍,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感觉不到累,精力充沛的上好其他课,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对如何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及解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高效课堂
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教学的持续性和一致性,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体育实践活动,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身体素质的综合提升。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将个性化发展的教学内容融入主体教学环节。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思维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心智也较为不成熟。教师需要抓住这一重要阶段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树立明确而且有效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及体育水平。
一、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分析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之前,教师需要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保障后期体育教学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实践性,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提高个人的体育能力,掌握正确的体育知识和技巧。学生的自主学习尤为关键,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之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分析学生的兴趣偏好和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立足于学生体育方面的实际情况,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要综合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及形式,确保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的优化升级来有效地避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比如学习仰卧起坐时,动作的标准性最为关键,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有一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太积极,这一点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下降,学生也无法真正地获益。对此,教师需要将教学目的和学习的意义讲给学生听,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学习对个人社会生活实践的作用和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需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释放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指导和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在践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的教学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的课余生活非常丰富和多元,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渠道越来越多,在此基础之上所产生的需求层次不齐,并诅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既为体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机遇,也使得这一学科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的访谈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育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以此来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形式,体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引导价值。有些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教学项目,在了解学生这一要求之后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游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主动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这种教学形式和理念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构建效课堂,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泉和基础,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必须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实质条件。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动作要领的讲解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时间和自由练习,这一点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本质要求,还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学生只能够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参与各类体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足,实际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对此,教师需要采取恰当可行的教学策略,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体育锻炼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比如许多女生非常喜欢跳绳,男生喜欢打篮球、羽毛球等,教师可以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爱好以及身体素质情况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的调节和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实现个人体育素养和水平的综合提升。为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时间,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体育参与项目,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树立良好的主人翁精神,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四)多给学生进行交流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单向知识灌输,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需要注重和学生的有效沟通,注重交流的平等性和民主性,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有效的实践条件及要求。比如在落实足球教学的过程之中,谁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对足球技巧的掌握较少,往往会存在许多的陌生感以及不确定性。对此,体育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亲切的沟通和交流,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及体育锻炼水平的内容及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活动,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既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又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二、结语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体育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体育教师既需要关注教学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分配,还要了解不同教学策略和实践环节的相关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的信息为出发点,积极地将更多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自主实践相联系,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郭志.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0(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