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体态律动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徐冬妮
[导读] 体态律动作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
        徐冬妮
        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第三小学第二校区,广西玉林  537500

         
        摘 要:体态律动作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音乐才华,使学生全面发展演奏能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本文分析了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对小学音乐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中节奏的理念是通过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由于小学生的心理成熟度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高,因此引入兴趣浓厚的节奏教学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此外,在提倡合作探究课堂的现代教学领域,体态律动教学法也有利于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沟通,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以下内容中,笔者将对体态律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初步探讨。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以学习音乐为核心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教师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要进行音乐感知,为更好的教育人们进行音乐教学。体态律动教学法的运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前提。它能将音乐与身体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可以通过肢体动作改变音乐旋律的节奏,既能使音乐知识更加直观,又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小学音乐的高效教学。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造有利于学生音乐姿势和节奏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有效保证,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充分利用体态律动,必须从创造环境入手。比如《大海》,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美丽的海洋自然环境,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大海的无边无际和美丽。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与海洋有关的工作,吸引学生到课堂上美术课,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海的浩瀚,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海边,吹着海风,听海浪的声音。在和老师一起演唱旋律时,学生可以自然地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大海的起伏。
        只有了解音乐的情感才能真正理解音乐。比如在《苹果丰收》的教学中,老师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带领学生们拍手走进教室,这种愉快的心情就成了上课的良好开端。在学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创作摘苹果的动作,让同学们感受到秋收季节到田间摘重果的喜悦。
(二)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首歌里有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中,孩子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受到考验和培养。另外,一首曲子需要多个乐器一起演奏,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进行学习,在音乐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组内的角色布置,让,给足学生讨论和准备的时间,在这一时间中教师需要在各组之间游走,指导学生的准备工作。

讨论过后分组进行表演,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集体意识。
(三)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老师教学生体态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和创造力。小学的音乐不仅仅是教授音乐知识的学科,而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精神体验。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创造力。利用音乐节奏,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真正体会音乐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例如,在《我是人民小骑兵》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听完这首歌,学生们开始想象,如果我是一名小骑兵,我会怎么做。用肢体语言创作这首歌,形成学生独特的风格。这种体态律动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音乐课的学习效率。
(四)引导学生掌握节奏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借助体态律动加强教学,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能准确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音调。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有必要通过相应的示范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丰富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体态律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小学音乐教学原有的教学机制。因此,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能从学生个体差异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因此,要求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培养节奏感和引导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相应的肢体语言,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知识。此外,教师应能结合相应的游戏活动,满足学生的游戏心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理解,有效加快人才培养的进程。
(五)在音乐学习中传播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音乐欣赏是学生欣赏音乐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不仅要认真聆听,更要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通过身体与音乐的结合,引导学生增强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促进学生对所学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达。例如,在《京剧欣赏》课上,我首先让学生们跟着鼓声有节奏地走来走去。学生们似乎兴致勃勃地进入了京剧舞台。接着,我看了京剧视频《苏三起解》,了解了京剧常用的伴奏乐器;接着我播放了《唱脸谱》,多媒体展示了各种脸谱,讲解了不同颜色的脸谱,并介绍了京剧四大专业。最后介绍了京剧的表演形式。通过模仿视频中的“唱、做、念、打”,让学生充分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京剧传统艺术“国粹”的自豪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之,如果在音乐教学中加入一些体态律动,我们相信这样的音乐课可以使学生变得更有趣、更愉快,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与目前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相比,增加一定的体态律动,与使音乐课给人以新的感受,提高学生在音乐课上的表现无异。最后,在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中,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和音乐感知的培养远比学习质量重要,而有体态律动因素的音乐课堂在这些方面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 杨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发展与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201.
[2] 郑惠玲.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J].黑河教育,2019(06):75-76.
[3] 鞠訇.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2):103-104.
[4] 范滢滢.探讨体态律动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策略[J].音乐时空,2016(08):119+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