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岚
广东省韶关市第十五中学,广东 韶关 512026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因而上好音乐欣赏课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十分重要。这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不仅要做好知识性的教学,而且还要注重审美性的教学,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音乐教学工作。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注重音乐的倾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音乐作品的拓展三个方面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
音乐能够表达出人们心中的各种情感,也是对当代社会艺术的一种反衬,而核心素养在初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素质品行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发出新的挑战。因此,学校应需要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对以往的教育方式进行改变,加强初中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初中生在音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注重音乐的倾听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对理论的教学,依托教材向学生灌输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背诵记住相关理论。能够让学生迅速了解和掌握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但是如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上,这种方法则是不可取的。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如果不让学生多接触音乐、多感受音乐,只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则无法形成有效的音乐欣赏能力。所以,要做好音乐欣赏教学工作,首先要让学生多接触音乐,自主感知和欣赏音乐,让学生从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上来了解音乐,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才能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思想,进而把握音乐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音乐作品时代背景、作者资料、艺术影响、审美价值的解析,这样学生自然懂得应当从哪方面入手欣赏音乐、怎样判断一首音乐作品的优劣、怎样评价音乐作品的价值。这些工作都要建立在让学生大量接触音乐、聆听音乐的基础上。
二、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些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课上,不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这容易导致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课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而学生却不支持、不配合,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沦为教师自说自话,学生并未真正把精力用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上,教学效率低下。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并未把学生当做音乐学习的主体,缺乏对学生音乐体验与感受情况的关注,不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难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环节。要扭转这一状态,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先让学生倾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作品,随后接收学生对作品的反馈,了解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印象,并且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接触音乐作品以后的初步体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作品的解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例如,莫扎特的名曲《渴望春天》,这首曲子有三段歌词,均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唱词由四个工整对称的乐句构成,前两句一问一答,第三句出现了变化音,丰富了乐曲的色彩,第四句与前两句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旋律更为婉转,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钢琴的伴奏跳跃着结束全曲。学生在聆听这首曲子时,可以闭着眼睛想象春天万物复苏的画面,可以想象春天的气息,百草的清香、百花的香味,无不萦绕着在我们身边。除此之外,此曲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学生需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才能有更深的理解。莫扎特创作这首曲子时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但表现出来的却都是乐观、美好与光明的未来,虽然莫扎特未能等到春天的到来,却无私地将作品留给后世,传递希望。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让他们更加轻易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感受不同的文化。
三、注重音乐作品的拓展
音乐作品的价值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而非仅仅体现在审美价值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就要向学生解析经典音乐作品各个方面的价值,包括作品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对音乐史的影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教材篇幅有限,这些内容并没有介绍,所以要求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时要做好音乐作品的拓展,对于一些与音乐作品价值意义相关的背景知识,要向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懂得从多个角度判断与读解作品价值,而不仅是停留在以直观的感受来评价作品上。
例如,对于《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的欣赏,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作品中使用的音乐表现技巧、音乐艺术效果和情感感染力,而且还要向学生介绍这首大合唱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面临的艰难处境、侵略者的残暴、抗日志士为民族救亡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词作者光未然的抗日事迹和作曲家冼星海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歌曲中包含的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相融合的艺术主张等,这样学生才能全面了解这首作品的价值,也才能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品的创作主旨和思想内涵。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符合众多学子对课堂教学的愿望。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对广大学子的学习教育起到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也为那些热爱音乐的初中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了学生音乐生涯的视野。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做好音乐欣赏教学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掌握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而且还应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掌握与音乐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拓展知识。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较高的音乐素养,能够全面解析音乐作品多方面的价值,才能在音乐欣赏教学课上系统地分析和解读音乐作品,也才能使得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亮.课堂变革以“核”为贵——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变革思考[J].北方音乐,2018.
[2]高素芬.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分析[J].当代音乐,2018.
[3]张玙.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