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刘春容
[导读] 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要明确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地位,并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活动
        刘春容
    四川省峨眉山市大为镇小学校
        摘要: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要明确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地位,并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活动,以此丰富和完善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文字运用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根基。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策略
        引言
        语言文字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要素之一,开展语言文字训练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出发,为其制订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策略,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自主投入语言文字的研究与学习中,为其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以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为例,对其中语言文字训练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
        一、高年级学生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性
        (一)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在学生语言积累方面的教学,而语言文字训练是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写话能力的关键。因此,语言文字训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比如,仿写训练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接受更多语言文字输入。
        (二)培养学生语文兴趣
        语言文字是构成语文知识的基本要素,因此,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既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又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语言文字训练,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及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妙之处,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语言文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和写作,也能够助力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其强大的组织与应用能力会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高年级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一)于概写处扩写,深化语言文字能力
        充分借助语文学科的优势,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中寻找最为合适的切入点,从概写处进行扩写,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包含了大量概括性描写,这是组织学生开展扩写训练的良好素材,教师可利用这些素材挖掘学生的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引导学生针对略写词句进行适当的扩写,以达到扩展语境、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目的。另外,利用概括性描写进行扩写,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语言文字中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于精彩处仿写,激发语言文字兴趣
        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教师应结合学生这个特点,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通过仿写的方式,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迁移。另外,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能够转化为文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调动想象、联想、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将阅读中获得的感受,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因此,仿写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合与驾驭能力,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例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主要表达的是老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这篇课文结构很清晰,主要展现了老人与海鸥相处的三个画面,从三个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人与海鸥之间这种跨越式的情谊,可以感受到老人十分喜爱和关心海鸥,海鸥也十分信任老人。教师可以在对课文进行感悟的基础上,将阅读和仿写有机结合,并组织学生进行如下小练笔: “大家阅读课文发现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方法,将老人呼唤海鸥、老人喂海鸥、老人盼海鸥这三个画面展现得十分真实,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老人与海鸥相处得幸福、友爱的画面。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生活中看到的飞鸟场景,想象一下老人与海鸥在平时相处中还会有哪些温暖人心的画面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纷纷拿起笔,将自己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动人画面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这样的仿写中,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更有利于高年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
        (三)于空白处入手,升华语言文字内涵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优秀的文本,这些文本中往往会留下一定的阅读空白,以达到发人深思、引发想象的目的。一般来说,作者会根据文章的详略进行空白处设计, 使文章更具深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使其对文本产生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段、语句文字等进行赏析,结合情境, 引发学生想象和联想,在真实的情境中,帮助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美、文字美,从而使语言文字内涵得到升华,使学生体会到语文的魅力。另外,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征,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教育理念,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空白补写,充分挖掘课文中的素材,开发学生语言文字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的基本原则。
        结 束语
        综上述,语言文字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奠定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关键。为学生科学开展语言文字能力训练,是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规律等,制订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计划,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发展, 为学生未来语文学习提供有效助力。
        参考文献
        [1]王雪梅. 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 [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
        [2]王艳玲. 论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J]. 学周刊,2018(03):90.
        [3]莫桂香. 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7(35):42-43.
        [4] 张晓钟.探讨小学高年级语文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第2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