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燕
福建南平市胜利小学
摘要: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实施应用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合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在日常语文学科学习中素质能力的综合发展。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中,教师应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以此彻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欲望,合理化设计与分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本文主要分析研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和优化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多样化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合理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在新课改大环境之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改革对象,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合理化运用新课改教育要求,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使得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其中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与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通过交流和表达能够正好更好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乐趣,以此帮助学生在表达之中梳理正确的语文知识体系,在循序渐进之中完成语文知识的内化。
一、实现口语表达与识字的融合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新课改教学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识字教学的优化,能够更好的奠定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借助识字教学来为学生进行合理的口语交际表达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造句法和扩词法,能够更好的起到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之中,愿意通过口语表达来增强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到“春”这个字的认知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妨通过引入一些象形文字来鼓励学生猜一猜、这个象形文字和现代汉语中的“春”字有什么异曲同工的地方?随后在鼓励学生通过“春”字的造词、造句来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二、通过看图,实现口语表达能力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材之中存在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都十分符合学生自身的理解水平和认知范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之中,应通过借助插图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插图的观察想象,以此来增强学生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基础之上,更好的推动学生进行口语表达,通过对插图的深层挖掘引导学生开展相关不同观点的交流与互动,更好的分析插图中所包含的教学价值与意义。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插图内容表达的方式不同,进行循序渐进的梳理,以此按层次、按顺序的进行详细的观察,最后让学生在讲台之中阐述对插图内容的个人看法,将自身的内心思想彻底表达出来,真正调动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积极性。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操场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大屏幕来认真观察图画,并回答问题:“这幅图主要讲的是什么活动?”、“大家都在干什么?”、“谁的举动最吸引你的注意?为什么?”、“你的课间活动喜欢做什么呢?”等等,相信再这样的引导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会在丰富的图画背景下,将心中所想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强化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最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创设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中,小学语文教师更多的关注应试标准,以此在设计教学活动之中,也以考试为主,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教学之中也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不应该更多的将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之中难以有效激发自身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推行之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懂得关注学生内心真正的学习需求,通过构建多样化教学方式,刺激学生开展相关的语文学习,通过趣味性和丰富性的活动,逐渐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中进行主动的交流和沟通,改善学生在课堂中的被动学习意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口语表达,实现对小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妈妈的账单》课堂教学时,首先,老师要将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划分,引导学生對课文进行讨论和分角色朗读;其次,老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对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汇报演出,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情感表达出来;最后,老师和其他同学对每组同学的表演开展评价,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老师活化教学氛围,还可以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根本上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实施之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改革优化之中更好的强化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之余强化自身的表达和交流精神,当然语文教师应用尽可能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由支配,并举办一些多样化的口语活动,来刺激学生在课堂之中进行主动表达,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
参考文献
[1]朱姿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46).
[2]高娟.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17).
[3]张金玉.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17(12):5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