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瑞
山东省临沂第九实验小学 276034
摘要:随着新课改环境的不断深化,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室正在不断尝试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突破,迎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教师需要不断改善自己在语文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式,构建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新课改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够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看法,在课堂上总是以自我为主体,让学生充当语文课堂中的客体角色,学生无法在语文课当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且对固化的语文教学方式产生抗拒心理,不能提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时遇到困难。以下就这一问题列出几点详细的观点。
一、通过拓展课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常使用的学习方式就是跟随课本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通常只是单一的将课本内原有的课文进行教学,并没有将课外知识带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不利于学生积累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未改善这一现状,需要在语文教学生多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资源,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并且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兴趣更加浓厚,更乐于对新鲜的知识进行探索。例如在《牛郎织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述完当堂课的基本知识后,为学生搜集更多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让学生进行欣赏,例如《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等。学生们在欣赏了这些优秀的民间故事作品后,能够对这种题材的故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日后进行相应题材的习题练习时,学生也可以顺畅的面对,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进行更多课外知识的收集,能够培养学生渴求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日后的语文学习中有所进步。
二、开展小组合作模式激发学习动力
俗话说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良好的小组合作模式不仅能使学生高效的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会锻炼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帮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通过这种能力取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己亥杂诗》一课的教学中,教室可以先将学生等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让学生在组内对该课的内容进行相互之间的探讨,对,课文的含义作出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将讨论出的结果进行整合,然后教师在对这些小组进行提问,让各个组内派出代表对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教师对该生阐述的内容予以点评,将其中正确的部分进行认同,指出错误的部分,帮助学生解答对课文中疑惑的问题。这种小组合作的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时更加专注,产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更快速的解决语文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并不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运用这一习惯,帮助自身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结合生活拉进知识距离
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感到吃力,无法理解语文知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在对语文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将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教师虽然将语文课文中的知识清晰地传递给了学生,但是学生并不能产生共鸣,无法对知识进行全面的吸收。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自身所开展的教学课堂。例如在《松鼠》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搜集有关松鼠这一动物在野外活动的视频,同时询问班的同学有没有见过松鼠或是摸到过松鼠,如果有,就让学生为全班同学简单讲述进行分享。由于教师的阅历与学生的阅历差距较大,教师也可以将自身观察过的松鼠体态为学生们所描述。这种方式方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结合后存在的乐趣,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将语文知识结合生活实际,便利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四、使用适当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信心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的学生心智处于不断成长的阶段,对于教师使用的一些不当的教学评价很有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自己的定位,更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对小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信心。教师要善于使用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在学生的语文成绩出现下滑时,教师不要一味的进行批评指责,而是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后,教师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表彰,应该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褒奖,通过这种科学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包容性,使学生能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以积极的姿态面对语文学习。
结语:综上所述,要想顺利的开展小学语文的兴趣教学,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教学方法入手,跟随新课改的大脚步对语文课堂兴趣教学的方法作出思考,并进行合理的优化,使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扩大,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林兰姬. 论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6):46-46.
[2]朱兰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探析[J]. 考试周刊, 2010(56):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