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陈怡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读”与“写”的双翼,将阅读作为吸收知识的过程,结合语言表达的写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陈怡
        广东省吴川市第一中学  5245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读”与“写”的双翼,将阅读作为吸收知识的过程,结合语言表达的写作,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语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助力语文综合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读写结合”顾名思义就是将“读”与“写”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形式,通过协调运用学生的感官系统,来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过程。读与写是一种“双向”过程,两者结合是助推学生语文学习的“利器”。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技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读”和“写”巧妙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地成长。
        一、读写结合的表现形式
        (一)对内容的续写
        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文章阅读过后,通过文章内容中的线索和提示,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的表达,让学生将开放式的结尾进行续写,以此补全文章的内容,并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这里一般都会采用换位的方式,让学生透过写作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刻理解。根据文章内容的语言特点和语言叙述来讲,一般文章的续写可以分为段落的续写或者是结尾的续写,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实际内容,做出良好的判断。
        (二)读后感或批注
        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就是体现出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也可以在教学时培养学生随手写读后感和批注的习惯,这样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例如,当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之后,通常都会对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思考,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想法,从而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写批注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因为批注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读写形式,它是一种具体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考验学生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方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提出问题,强化读写结合的训练
        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忽视写作教学,在带领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要提供给学生写作思维和技巧。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一篇新课文时,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就应该先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在阅读过后请仔细思考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描写这一内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作者使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你在阅读文章过后感受到了何种情感?在学生阅读过后教师要提出如下问题:如果让你自己写这一类型的文章时你会怎么动笔?你会使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以《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教学之前就按照上述提问步骤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阅读,同时在阅读过后要注意思考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自己能够从中借鉴的地方。
        (二)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掌握读写方法
        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当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为学生写作做好准备。例如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语文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包括作者个人的一些信息以及当时那个时代的背景,之后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粗略的读,要做到“精读”,最起码能够明白作者想要从中传达怎样的情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于鲁迅捕鸟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使用了扫、系、牵、罩等动词,当学生们看到这些动词时,脑海中就会自动联想到捕鸟的画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几幅捕鸟的图片,以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于作者描绘的画面当中去。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这些动词的含义,教师请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研究这些动词的具体含义,并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描写出来,学生也可以尝试着根据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来写几篇小作文。总之,通过在语文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写作创造素材。
        (三)在阅读教学中传授写作构思技巧???
        初中学生想要写出一篇结构清晰、情感丰富的作文,那么在写作前需要进行写作构思,这样才能够写出即真实而又动人的文章。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但是在写作构思时总是容易出现文不对题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写作构思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写出更高层次的文章。例如以《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是一篇纪实性文章,文章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通过运用真实的描写手法,鲁迅先生将“长妈妈”这一朴实的人物形象勾勒得惟妙惟肖,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过后会对“长妈妈”的性格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篇文章先是描写了几件发生在“长妈妈”身上的事件,继而引出了“长妈妈”的身世,其次鲁迅描写了许多与“长妈妈”有关的事件,其中主要描写的是“长妈妈”对自己的教诲,对于两人之间发生的不愉快问题则是轻轻带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文章内容得到了升华,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爱意和无限的怀念。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清晰,内容真实而又感人,所以选择这篇文章来对学生进行写作构思技巧的传授是很合理的,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过文章以后,要向学生分析整篇文章的脉络,并在黑板上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这样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构思便一目了然,然后语文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试着按照这篇文章的写作构思进行仿写,这样学生就不愁写不出脉络清晰的好文章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有效问题,强化读写结合的训练,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掌握读写方法,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传授写作构思的技巧,从而实现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生明.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17(S2):125.
        [2]丁艳芬.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