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张蕾
[导读] 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成绩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张蕾
    哈密市八中
        摘要:高效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成绩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发展理念,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语文高效课堂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就是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意识、观察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人文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新需求。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就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更高效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打造高效课堂要以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书读得多了,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也能更快地理解知识。只有多读书——不只是多读课内的学科知识,还要多读课外知识——学生才会知道得更多。阅读对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从书中了解到世界的千变万化。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质量就不会提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要求学生要会读书、读好书。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根本。好的阅读习惯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课外阅读,每天抽出一定的课外时间来阅读。如果今天读了,此后的一周都不再读,就不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底下偷偷读课外书,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且不符合教师让学生阅读的初衷。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阅读。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看到名人名言或有哲理的、优美的句子,就可以摘抄到本子上。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成绩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以打造高效课堂。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贵有疑”。疑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毕竟提出一个新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然而,由于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他们在学习中已经习惯了听从教师的安排。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声,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2]。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答案的探索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自己的提问只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得家长和老师时刻鞭策他们去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有了对知识的渴求,有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不管学习什么科目,包括语文学科,他们都有了很好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根据学生的阶段发展规律去授课[4],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引导学生表达。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小集体。教师上课时要学会放权,要把问题抛给每个小组,让他们自主讨论。

比如,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济南的冬天”引发了我怎样的思考?课文的题目有“冬天”两个字,你能从这两个字联想到什么描写冬天的诗吗?学生根据这两个问题,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合作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教育发展观。如果教师不更新教学模式,一味地使用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学的传统模式,就会失去学生小组合作的自主性,也不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还会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扼杀在摇篮里。因此,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支配课堂,自己决定这节课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用什么样的方式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动起来,创造一个有灵魂的、活的课堂。教师要学会把课堂归还给学生,促使小组合作更加紧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发展的转折期。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不可能提高语文学科成绩,更谈不上打造语文高效课堂了。如果学生产生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语文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不会再讨厌语文课堂了。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古诗《登幽州台歌》时,为了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朗读视频的片段,转变朗诵方式,学着用唱的方式来演绎这首古诗,然后分组唱古诗,举办唱古诗大赛,看哪个小组发挥得最好。唱古诗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五、创新课堂练习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练习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可以有效检测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传统以做题为主的课堂练习方式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且形式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课堂练习的作用无法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对课堂练习形式进行创新,采取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爱玩的天性,采取小组讨论、课堂小游戏、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方式,增强课堂练习环节对学生的吸引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练习活动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例如,在对《咏雪》这一文言文进行教学时,在课堂练习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比喻雪的句子进行回顾,并引导学生探讨谢道韫所比喻雪的绝妙之处,以此来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则可以一改往常以做题为主的课堂练习方式,采取小组抢答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雪”进行比喻,最后评选出比喻最多、最形象的小组。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理解,同时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式,反思教学成果,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中玩”。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和谐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成果。为了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探索研究、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车文娣. 怎样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中), 2018, 000(003):175.
[2] 沈娟. 探索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J]. 作文成功之路(上旬), 2018(2).
[3] 张玲.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有效性[C]// 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