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学生适应语文线上学习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杨锦玲
[导读]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教育部针对延期开学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方案,具有打破时空限制的线上直播教学成为了现阶段主要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学习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杨锦玲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壮志学校
        摘要: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教育部针对延期开学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方案,具有打破时空限制的线上直播教学成为了现阶段主要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学习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针对现阶段学生居家学习情况,做好学生心理引导,适应线上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加强学生心理引导、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出发,就语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提出如何帮助学生适应线上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线上教学   小学生   适应   策略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病毒的强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举措,全国的学生已经居家线上学习两个月有余。在此期间,我们见识到了线上教学的好处,比如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但是这背后也隐藏着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小学生,自制力的缺失、陌生的教学环境和模式、无课堂教学氛围使得他们的学习变得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长期蜗居在家,闭门不出,容易使得小学生产生孤独感、焦虑感和无助感。为了疏导学生心理,帮助其更好地适应这种陌生的学习形式,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作出耐心的指引与帮助。
        一、学生线上学习存在的困难
        (一)陌生的教学方式
        1.授课方式的陌生化
        不同于传统的面对面的线下教学,线上教学中学生是通过网络端或者电视平台进行观看教师的直播课堂,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这样特殊的授课方式。
        2.一个人的“课堂”
        不同于原先在学校的班集体教学模式,线上学习中学生是自己一个人居家上课,身边并没有一同学习的同伴,没有了原先集体上课的课堂氛围,容易让学生从课堂中抽离。
        3.陌生的课堂互动方式
        线上教学的课堂互动方式多为教师点名发言,学生通过举手为自己赢得发言的机会。且由于空间的错开,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都难以相互讨论,使得课堂互动方式不仅陌生,且趋向单一化。
        线上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云端上课的方式,身边没有熟悉的小伙伴,加上生涩的课堂互动,极其容易让学生产生陌生感从而难以适应。
        (二)同伴的缺失
        对于小学生而言,同伴是他们上学的原动力之一。受中国早前独生子女政策残余影响和现实的经济压力,现阶段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因而学校同龄段的同学成为了他们重要的伙伴。他们通过课间、放学的时间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做一些大人无法理解,他们却觉得妙趣横生的事情。但是现今实行的居家线上教学模式,使得他们与同伴隔离,容易产生孤独感。
        (三)学习环境的改变
        不同于传统的学生们集中在教室上课的教学模式,居家线上教学让身处各地的师生通过一块小小的电子屏幕实现教学,学生能采取自己喜好的听课方式:可站可坐,甚至躺着。这种模式在带给学生较大的上课形式的自由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电子产品对于小学生而致命的吸引力,里面的视频播放软件、游戏等产品无不引诱着学生。而由于空间的错开,老师无法实时监测学生的上课状况。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小学生而言,就很有可能会开小差,甚至边听课边做别的事情,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外界因素的影响
        由于线上教学是通过教师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得学生上课受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网络的流畅度和稳定度,电子产品设配的配置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得学生无法正常上课,很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焦虑感,觉得自己落后于班上的其他同学。
        因而为了提高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和疏导线上教学可能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改变原本的教学策略。
        二、帮助学生适应线上学习的策略
        (一)课前,开好“三会“
        1.定期召开线上同学“见面会”
        为了减缓学生由于线上教学而产生的陌生感和孤独焦虑感,教师可定期开展线上同学“见面会”,让学生们一起认识新事物“网课”,一起讨论线上教学的感受、做线上互动小游戏等,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认识到小伙伴们可能有着和自己一样的疑虑和困难,明白虽然身处各地,但是同学之间的情谊是不会就此断绝。进而疏导、消解他们的心理压力。
        2.召开一次线上“家长会”
        线上教学的施行必然离不开家长的协助。因为学生是居家线上学习,教师上课过程中无法像在教室上课那样维持课堂纪律,提醒学生认真上课。所以家长的引导和监督是学生认真上网课的一大重要保障。

教师应当召开线上家长会,明确家长的责任,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帮助孩子适应网课。家校协力,共同为学生上网课提供最优的条件。
        3.召开搭班教师“通气会”
        线上教学不只是对学生陌生,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挑战。如何准备线上教学的内容、如何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无不考验着教师。因而召开搭班教师的“通气会”是十分必要的。教师们可就教学问题、学生问题、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等相互帮助,共同解决。并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线上教学。
        (二)课中,做到“一勤二奖三互动四展示”
        1.对学生听课、作业情况要抓得勤
        教师应做到认真登记、核实学生的听课和作业情况,并将其反馈到家长群中,让学生认识到虽然居家上课,但是学校里的纪律还是一样要遵守的,作业还是要认真完成的,从而削减他们的消极怠“课”心态。可通过分编学习小组,由小组长协助完成听课、作业的督促。
        2.设置奖励机制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学生多处于前习俗水平阶段二(相对功利道德的定向阶段)和习俗水平阶段一(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奖励机制能够满足不管是前习俗水平阶段二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是习俗水平阶段一寻求他人赞赏和认可的需求。因而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听课和作业情况,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加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3.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感
        在线上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人机分离状态,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看客”的心态,不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尤其是对于一些相对内向的学生,大大削减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因而有效地课堂互动成为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感的必要有效手段。教师可通过设置课堂问题、互动小游戏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视频、语音或文字的方式来参与课堂互动,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
        4.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教师可适当采用线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中,比如单元里的口语交际、生字词等,教师可安排学生试讲,让学生当“小老师”。在学习群里公布教学内容,报名采用自我推荐和先到先得的原则,让学生代替教师进行线上授课。在试讲结束后,教师应该予以相应的点评,以此鼓励学生。亦可让学生进行点评。
        5.开展班级优秀作业展
        线上学习,使得大量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比如学生作业的批改。没有老师纸质书面的批改,学生们很有可能对待作业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这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的。因为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能让教师清晰看到学生知识的盲点和易错点。所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将利于线上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班级优秀作业展,可以起到以优促优的效果。可通过自评、同学互评以及老师点评的方式,评选出班级优秀作业。将优秀作业制作成推送或者相册视频,分享到班级学习群、家校交流群。
        此项工作可由语文老师牵头,班委组织,召开线上优秀作业评定会。同学们经过对不同作业的点评,讨论出同学们心中优秀作业的标准,并制定《xxx班语文优秀作业评定标准》,供全体同学参考与自我要求。
        课后,组织“趣味活动”
        为了减缓学生由于长期待在家而产生的无聊感,教师可布置居家趣味活动,和同学共同参与,在学习群里相互展示分享,互相点评甚至设置作品评比,通过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合一,实现家校、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为这特殊时期奉上一道美味的“精神粮食”。
        1.成语美食秀
        居家学习,离不开劳动的参与,鼓励学生走进厨房,成为爸爸妈妈的小帮厨之余,还要根据自选成语烹制出一道菜。个别学生也会进行迁移,从成语美食秀变成了歇后语美食秀、文学典故美食秀。
        师生读书会
        选择一本或者两本有意义、可读性强、接近学生生活及心理的作品,师生共读,定期进行线上“读书会”。语文老师邀请班级全体任课老师共同参与,师生共分享共点评,评出班级阅读之星,颁发电子奖状或者纪念品;
        艺术模仿秀
        鼓励学生家长脑洞大开,借助居家道具和丰富的想象力,模仿经典绘画作品或经典人物。通过模仿活动,让孩子们在家抗议的同时,不仅增加家庭乐趣,缓解线上教学的无聊感,还培养了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美文颂春天
        草长莺飞,春光灿烂,正是赏春的好时机。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寻找关于春天的诗词或者美文,可组织家庭吟诵会,撰写研究报告。
        “停课不停学”,在战“疫”的特殊时期,学生线上既要学知识,也要学生活,娱乐身心,教师应抓好恰当的契机,艺术引导学生,做好学科线上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快又好适应线上教学,让教育的“火炬”高举,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求知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