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可以将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做进一步的改善,可以有效促进电网的不断发展。就我国现阶段的电力系统而言,智能技术控制已逐渐向着科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进行不断完善,有效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前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
引言
电力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手段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也是行业发展重要趋势。智能控制在自动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能起到推动自动化实现的作用,它的应用除了表现在设备与调试外,还能改善现有系统,解决现存问题。
1智能控制
对于智能控制,它是伴随控制理论不断发展产生的新控制技术,作用在于解决现有控制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对有极高适应性要求和不确定或非线性问题尤其适用。电力系统本身就是具有较强非线性特征的系统,其包含很多还没有建模的部分,加之分布范围广泛,导致其控制管理难度极大。另外,在经济社会与科技水平快速发展进程中,现有调度控制难以适应新时代提出的电网运行控制需要,标新为缺少指令设备与控制技术,导致控制中时常产生误动或拒动,最终对电网运行效率造成影响。为有效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有必要在电力控制应用智能控制。
2智能控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的必要性
2.1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是一种动态化的自动化控制,主要体现在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变电系统的自动化与配网系统的自动化等方面。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自动化技术通过计算机设备与网络渠道进行自动而精准的调整。近年来,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方向,已经逐渐延伸到了电力系统通信、测量、设备管理、系统控制与数据支持等多个方面,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正在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早在2006年,国家电网就已经提出了“SG186”规划,旨在推动电力系统一体化、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随着“SG186”规划的逐步实现,我国电力领域逐步开始进行了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探索。电力行业IT解决方案的预计规模如图1所示。2014年,我国电力行业的IT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6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4.23%,其中绝大多数的投资方向,是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方面。有数据预测,到2018年,电力行业的IT解决方案建设规模将超过430亿元人民币,其中,软件产品的所占比重将不断上升至17.6%。届时,电力网络建设过程中,将逐渐追求电力信息化建设与互联网的协同,广泛运用云计算技术与物联网技术,构建健全而完善的数据中心,并且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愈发凸显智能化特性。
2.2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特点包括非线性、时间性与复杂性。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需要依靠其自身组件,这就使得电力自动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体现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应用与设备投入的需要,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需要投入较多的经济成本,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自动化系统与设备革新与维护由于投入过高而难以开展工作,影响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性能,进一步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随着电力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电力系统维护与控制的实际需求,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的同时,智能控制技术的引入已经成为极为迫切的需求了。
3电力系统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方法应用
3.1模糊控制
自动控制的应用与实现需要以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而常规数学建模难度很大,对准确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对电力系统而言,其数据量巨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数据建模是有很大难度的,几乎无法完成。但模糊控制凭借其语言变量的模糊与逻辑推理,使系统控制得以简化,保证操作的便捷性,在非线性控制中尤其适用。此外,模糊控制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应用,如微波炉就是模糊控制的典型应用。在微波炉中,会用到恒温器进行温度控制,为使用者提供不同的温度档位。模糊控制的适应能力很强,且容错性良好,可减少或避免错动及误动等现象的发生,是一种理想的非线性控制系统。同样,该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具有较强的经验性,且系统性与稳定性均有待提高等,这些都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3.2神经网络控制技术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具有相对优势,在非线性、鲁棒性、并行处理与自组织学习等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与探索,这一技术在算法学习与结构模型构建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使用了大量的简单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在连接权值隐藏了海量信息,共同构成了神经网络,在学习算法的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权值的有效调节,在两种不同维度的空间神经网络之间构建非线性映射。就目前而言,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与应用方向为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神经网络硬件制备等。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人工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智能控制、继电保护等方面,并且在短期负荷预报等系统优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3.3智能监控技术
建设电力系统自动化过程当中,需要对智能监控技术进行充分利用,进而及时的对电力系统当中的故障极其具体运行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网络建设程度增强的背景之下,监控电力系统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利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对其监控范围和效果进行相应的提高,如此以来才可以做到与时代相符。应用智能监控技术,随着图形化结构在用户界面当中的有效利用,从根本上完成了对监控界面的智能化控制,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可视化显示电力系统运行当中的数据信息,比如位图动画、具体运行情况、表盘数据以及柱状图形等。再者,一般情况下,应用智能监控技术的同时还会应用到故障示警,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了故障情况监控系统就会在第一时间内示警,从而系统的相关维护人员就可以及时对其进行相应的解决。在发生故障的过程当中,有效应用智能监控技术能够通过遥控闭锁,有效防止断路器的误合以及误分的情况,从根本上隔离故障。所以智能监控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当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从根本将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质量提升上来,减低人工成本,有效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关管理电力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控制中合理应用智能控制方法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同时伴随相关技术人员对智能控制分析研究的不断加深,不同控制方式间有了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并因此形成具有综合性特征的控制系统,推动电力系统快速发展和提高。作为电力企业的技术人员,需要正确认识应用和发展智能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与业务水平,进而为企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瀚涛,何婧.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6(07):96.
[2]周明,杜文妍.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低碳世界,2018(06):76-77.
[3]卞疆.电力系统自动化配网智能模式技术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8):128.
[4]冯西平,赵红燕,丁金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