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子飞 袁有恩
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这也给输电线路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杆塔施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后续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安全性。基于这一背景,需要施工人员在杆塔施工中选择高效、科学的施工技术,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望给输电线路建设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施工;杆塔;创新;技术
引言
电力行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之一,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重要的影响[1]。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输电线路建设十分关键,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行业的工作效率,也能确保电力资源输送的稳定、安全[2]。施工人员如果想要保证输电线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就要重点做好杆塔基础施工,并且做好杆塔基础施工方案的优化,这样才能确保杆塔施工的整体质量,并收到相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从而为后续输配电等奠定坚实基础[3]。
一、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技术
(一)人工挖孔桩技术
对于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施工而言,人工挖孔桩施工是重要内容,并且涉及多项因素。人工挖孔桩技术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如果施工人员自身能力较低或者无法选择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就无法保证施工质量。在进行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工程的实际内容、具体要求等,做好施工技术的选择和控制。施工人员应当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混凝土灌注的时间、力度等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裂缝。如果出现了裂缝,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并结合裂缝的具体宽度,进行切边处理。
对于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需要做好石子的选择,一般来讲,石子的规格为1cm或者2~4cm两种,施工人员可以将两种石子按照1.5:8.5的比例进行混合。为了减少石子等的摩擦,可以用塑料布进行衬垫处理,避免石子出现脱落等情况。施工人员需要对水、灰、泥之间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并合理调整水泥浆量。对于混凝土的护壁,需要保证输电线路轴线与护壁的中心线偏差在20mm以内,且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需要不超过50mm。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护壁模板的支撑,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做好捣固处理,不断提高护壁混凝土的紧实度。在进行浇筑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模板的拆除,如果出现护壁漏水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二)土石方施工技术
在输电线路杆塔施工技术中,土石方施工技术较为关键,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对现场的土壤环境、特点等进行分析,从而为施工人员后续的各项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在土石方施工技术当中,施工人员需要与设计人员共同进行分析,将施工基面作为中心地面,并且将基面作为核心内容进行处理。
(三)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进行灌注桩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选择机械钻孔与钻头等进行操作,并利用高压水泵,一边钻孔一边向孔内进行注水。这样可以利用水的冲刷压力与钻头产生的旋转压力,让泥土成为泥浆,并且从洞孔当中流出。施工人员在确定洞孔的具体深度之后,需要将之前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灌注,并且保证导管周围的泥浆不会与混凝土混合。施工人员需选择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提升导管的方式进行处理。此外,为了避免出现导管堵塞,施工人员也需要对导管的内部进行冲击处理,将导管内部存在的杂物等清除干净。
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创新
(一)基面施工的优化
对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优化,首先需要做好基面施工优化处理,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杆塔周围的牢固度,从而保证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如果可以做好基面施工的优化,就可以避免基面边坡出现滑坡或者塌方的情况,从而减轻施工对于周围土体的影响。
在不影响基面施工效果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需要对基面冲刷的力度进行分析,并且在设置排水沟的时候,尽量选择靠近水源且远离山体的位置。施工人员应当将排水沟开挖的深度控制在3m以内,并且避免地表水冲刷基面。如果施工现场土质的含沙量较高,超出了施工设计范围,需要对混凝土块进行预制处理,对于砂体黏性较高且杆塔周围植被完整的位置,可以选择植被护壁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塔脚施工的优化
施工人员需要将塔脚的高低差控制在1.5m之内,并且需要尽量缩短塔脚的级差,还要科学选择杆塔的所在位置,尽量让杆塔的主柱部分露出地面。施工人员在方案优化的时候,可以全面开展高低脚处理,可以结合杆塔所在位置的地形情况,对不同长度的高低脚进行全方位处理,确保高脚、低脚之间的一致性较强,并且结合角钢的规格等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三)基础施工的优化
针对杆塔的基础施工,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气候或者地形等的影响,也可能出现岩石积层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中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特点的祛瘀环境,不要在不适合原状土施工的区域进行操作。在进行高差保护的时候,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深埋立柱的方式来减小降基,确保杆塔等的高程达到施工要求。在选择前文提到的全方位高低脚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完全按照地形变化等进行操作,并且可以选择基础柱升高的方式实现高差平衡,必要时可以进行特殊处理。
(四)人工成孔的优化
在进行人工成孔处理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在桩周围架设护壁,且确保护壁的厚度、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质量等完全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和标准,也要保证护壁混凝土强度与桩身的强度相一致。在大多数情况下,护壁混凝土的每一节高度在1000mm左右,施工人员需要确保护壁的顶面与地面之间距离在150mm以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在挖好一节之后,立即在上方浇筑混凝土护壁,并且在24小时之后才能进行下一节的开挖。
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遇到了硬岩石或者孤石,需要进行爆破施工。施工人员在进行孔内爆破处理的时候,不要让药包露在外面,需要选择打眼放炮的形式,将硬岩石的炮眼深度控制在0.5~0.8m之间,并且确定好炮眼的数量和斜插方向等。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岩层的断面和实际方向进行处理,并且严格控制好药包的使用数量,具体的使用量以松动为主。为了避免出现孔壁被炸坏的情况或者出现塌孔,施工人员需要做好炮眼周围的支撑,并加强防护处理,必要时选择防水性能较好的炸药进行施工。
结束语:
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在输电线路的施工建设中,需要针对杆塔施工选择科学、高效的技术,做好土石方施工、灌注桩施工等。在这一基础上,施工人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施工方案,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做好基面施工、塔脚施工等优化,不断提高输电线路施工的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对施工方案加以优化,可以有效避免基面边坡出现滑坡或者塌方情况,可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并且避免给工程所在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范志刚,訾红亮,窦志,崔逾崇,陈家俊,张佳佳,韩凤华.浅析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工艺[J].科学技术创新,2020(22):134-135.
[2]陈旭,张鑫瑞,伍祥,张超,张利花,王涛.以杆塔直线距离为基准的双端输电线路非同步故障测距算法[J].电网技术,2020(01):1-8.
[3]吴海利.输电线路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及应用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04):77.
[4]刘刚.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5):222-223.
[5]孙岩,孙威,刘赫.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施工技术分析[J].农家参谋,2018(12):193.
[6]姜震.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技术及方案优化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41):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