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方式与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6期   作者:通讯作者:梁家立 1任超 2张勇 3张波
[导读] 对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方式进行介绍,综合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8∶37)
        通讯作者:梁家立   1任超  2张勇  3张波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六〇医院,心胸外科,250031
        摘要:目的:对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方式进行介绍,综合评价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38∶37),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心内科治疗;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工瓣膜置换治疗。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窦性心率恢复情况作为第一观察指标;待患者恢复期满6个月后,收集并比对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情况,将之作为第二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35例,恢复率达92.11%,优于对照组的22例(恢复率为59.50%);观察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内科保守治疗法。
关键词:人工瓣膜置换;心脏瓣膜病;临床疗效

引言: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共有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四个主要心瓣。其处于“张开”状态时,血液正常流通;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避免血液倒流。通常情况下,心脏瓣膜病是指上述的心瓣“张开-闭合”过程出现问题,如心瓣狭窄的特征是心瓣张开的幅度较小;心瓣关闭不全的特征是心瓣闭合式无法完全封堵血液流经的通道,导致血液倒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已经逐渐体现出优势。本文对此种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介绍,并重点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予以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我院心外科于2018年11月~2020年3月共收治75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将之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患有重症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2)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经临床诊断,凝血功能存在异常的患者;(2)同时患有其他合并重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对本研究认知程度不足,不予配合的患者。
        将75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具体情况如下:
        (1)观察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5岁,平均年龄(49.25±2.18)岁,其中二尖瓣病变11例,三尖瓣狭窄9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0例,主动脉狭窄合并二尖瓣管不全及其他病变8例;
        (2)对照组:37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50.13±1.81)岁,其中二尖瓣病变13例,三尖瓣狭窄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9例,主动脉狭窄合并二尖瓣管不全及其他病变7例。
        综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心脏瓣膜病变分布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简析
        基于具体症状,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心内科治疗。比如因二尖瓣闭锁不全导致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房颤动等,可指导患者服用美托洛尔等药物;如果患者出现血管栓塞症状,可使用华法林等药物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具体手术方式如下:
        (1)术前准备:全身麻醉患者后,进行气管插管作业,并做好常规的消毒工作,铺设洞巾。
        (2)手术过程:①在患者胸骨中央位置切口,成功建立体外循环转流系统后,隔绝血液进入主动脉的通道,并在冠状动脉口处注入浓度较高的停搏液(含钾)。此举的目的在于,充分保护患者的心肌,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可以适当降低患者心脏表面皮肤处的温度)。②找到心脏并使其不受胸骨“干扰”,清晰地呈现在医师眼前。比如针对二尖瓣狭窄患者,需要对瓣膜的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如果瓣叶能够正常活动,仅仅在交界部出现粘连情况或是瓣下出现轻度损坏,可采用直视成形术;如果发现狭窄症状及其严重(如瓣膜已经钙化或已经出现漏斗样的形变),则需在左心房间沟靠后位置,沿纵向切口后,运用专用缝合线(尼龙),将瓣环及人工心瓣置于“上”与“下”的位置并采用褥式缝合。③将人工瓣膜置入瓣环后,对其位置进行反复确认,达到理想状态时,打结尼龙线,并使用生理盐水对人工瓣膜、左心室、主动脉等处进行多次冲洗后,处理切口,完成手术。
        (3)术后治疗:观察心脏的排气情况是否充分。待心脏逐渐恢复搏动后,可以通过静脉泵入适量多巴胺、硝酸甘油等药物。
1.3观察指标界定
        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窦性心率恢复情况作为第一观察指标;待患者恢复期满6个月后,收集并比对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情况,将之作为第二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研究的有关数据,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当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35例,恢复率达92.11%,优于对照组的22例(恢复率为59.50%),x2=6.348,P=0.018<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 1 两组患者动脉收缩压、左心室射血情况对比(±s)

3.综合讨论
        人工瓣膜置换术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针对心脏瓣膜不同的病变位置、病变程度,均可以“对症下药”,极大地提升了治疗成效。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人工瓣膜置换治疗干预之后,部分患者出现合并心房颤动的现象,对治疗成效监测及患者术后恢复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此种情况,我院医护人员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查阅大量有关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文献,认为结合房颤双极射频消融术,在理论上是一种更加可靠、安全的方式。基于此,在后续的治疗及研究过程中,我院将围绕两种技术的临床结合应用展开反复论证,从而全面提高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预后水平。
参考文献:
[1]吕凯.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2):7-8.
[2]耿直,戴一鸣.人工瓣膜置换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初评[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4):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