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义和
张家港澳洋医院 普通外科,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气患者实施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现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腹股沟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疝修补术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给予研究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也较轻,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其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占据优势较大(P<0.05)。结论:将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疝患者治疗中,取得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加快术后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减少患者发生的并发症。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临床效果
腹股沟疝气疾病具有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等特征,且该病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发病率最高,而近年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临床所接受的老年疝气患者人数明显上升。手术是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取的治疗方法,但针对老年患者对手术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及创伤性小的手术方式对于确保患者康复效果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将我医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的病例数为2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均值在(68.0±3.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值为(68.5±3.3)岁,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值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腹股沟横切口开放术,手术采取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患侧腹股沟处取切口,逐层分离后,对疝囊进行高位游离,随后将疝囊下方切开行剥离处理,随后开放疝囊并将其分离,并将疝囊回纳至腹腔中,同时修补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术后支持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取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麻醉方式同对照组一致,在腹股沟韧带处取手术切口,切口长度约为5cm左右,随后逐层分离组织,并对疝囊进行游离处理,针对小单囊可直接将其纳入腹腔内,针对体积过大上疝囊体则行横断疝囊以及荷包缝合处理,在内环继续分离腹膜前间隙及Bogros间隙,在此间隙置入OP114-S补片,最后将手术切口进行逐层缝合,术后支持治疗。
1.3观察标准
运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总评分值为10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记录组间患者(手术、术后下床、住院)各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将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s)和t检验/n(%)和x2检验为本次计量和计数资料描述方法,两组数据指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时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通过记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所用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疼痛程度也较轻,发生的并发症较少,两组数据差值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见下表1。
表1组间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比较详情(n=25,±s)
3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由于该病易反复发作,因此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主张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较弱,其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较差,因此需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确保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1]。近年随着医学水平不断发展进步,临床针对腹股沟疝气患者采取了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由于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因此能够解决患者手术耐受性差的问题。而且术中无需对腹股沟区进行彻底解剖,因此能够减轻手术创伤性,并能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手术所采取的小切口,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避免出血量过多降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2];同时该手术治疗设计科学,通过运用补片对腹股沟区缺损或孔隙进行修复处理,能够避免传统手术缝合后存在的张力,因此能够减少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手术创伤性较小,因此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而提升患者的术后身体恢复速度[3]。
从上文可知,运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气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使患者的身体能够得到尽早治愈及康复,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长颖.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035(015):85,87.
[2]谭晓.开放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体会65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9,035(002):52-53.
[3]杨永刚.分析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健康大视野,2020,000(0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