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践中肢体语言沟通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6期   作者: 崔光霞
[导读] 分析在小儿医治的护理过程当中使用肢体言语来沟通的护理方法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病的小儿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
        崔光霞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医    黑龙江 双鸭山      15512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小儿医治的护理过程当中使用肢体言语来沟通的护理方法其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病的小儿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护理组中的53例病患者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方法来进行看护,而实验护理组中的53例患者则实施肢体言语来沟通的护理方法进行看护。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患儿家属其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儿亲属对于护理结果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对照组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有效率相较研究组均偏低, P < 0.05 ;研究组出现不良情况的几率低于对照组, P < 0.05。结论 肢体语言沟通对患儿具有显著的护理价值,不但能提高患儿依从性,还能促进护理效果,确保护理安全性。
        关键词:小儿护理工作;肢体语言沟通;个性化护理
        儿童正是身心发育完善阶段,心理人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依赖心理强。因此临床诊治过程中常无法有效配合,对治疗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引起家属对医疗工作的不满,引起医疗纠纷。本研究分析了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模式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患病的小儿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挑选的主要依据:首先,患者的诊断标准需要满足小儿疾病的诊断标准;其次,并且排除掉具有精神疾病等特征的患儿。同时,我医院也获得了这些患儿以及患儿其亲属的允许。收治的这些患病的小儿其年龄范围基本是在0.56岁~7.45岁之间,我院将这些患儿按照是否应用肢体言语来沟通的护理方式将其分配到两个组,常规护理组的53例患儿,其中男患儿31例,女患儿22例,患儿的平均年龄处于(3.35±0.43)岁;实验护理的组53例患者,男患儿29例,女患儿24例,患儿的平均年龄处于(3.75±0.46)岁。两组患儿的基础信息经过检验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
        采用一般护理,护理人员告知患儿家属具体护理过程及注意事项,提高其配合度。研究组:采用肢体语言沟通干预,主要内容有:(1)宣教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儿开展护理工作之前,首先要和患儿家属沟通交流,为患儿家属普及患儿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具体的护理内容,取得家属的知情权和谅解;其次,就是对患儿实行心态护理,让患儿养成独立的习惯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慢慢揣测患儿的心理变化,平时要多和患儿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对于患儿正确的做法要点头称赞,对于错误的做法要摇头否定,同时,要对患儿护理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详细、耐心的解答,并且时刻保持笑容,让患儿愉快的进行整个护理过程 。(3)肢体语言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领会其内心需求,然后与患儿进行肢体语言沟通或面部表情沟通,让患儿通过肢体语言沟通了解护理的重要性,前提是在沟通之前,要让患儿明白肢体语言代表的含义。除此之外,责任护士要对患儿的焦躁情绪加以安抚,让患儿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包括治疗配合度和护理配合度,满分均为 100 分,得分越高依从性越好;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 100 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20.0 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χ 2 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病的小儿其临床护理效果据统计,实验护理组的患儿在看护过程之中的依从概率(92.45%)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50.94%),且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对比(n,%)2.2 两组患儿亲属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 实验护理组的患者亲属对于焦虑烦躁等相关心理缺陷的控制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且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x±s)
        2.3 两组患儿家属对于看护结果的满意程度据统计,实验护理组的患者家属对于整个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且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结果的具体满意情况(n)
        
        三、讨论
        儿科是临床比较特殊的科室,因患儿机体还未完全发育,加之,年龄尚小,一旦患上疾病便极易产生焦躁、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加之,受病痛的折磨,患儿只能用哭闹来宣泄,严重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虽能够提升对患儿的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但仍无法全面、细致地满足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需求。肢体语言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服务模式,此种护理模式能够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向倾听者传达信息;小儿作为特殊的群体,在小儿临床护理中开展肢体语言沟通,能够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促进患儿的康复。个性化护理则能够根据患儿实际病情、护理需求等为其提供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在肢体语言沟通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能够发挥两种护理方式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消除患儿的抵抗情绪,进而缓解患儿的痛苦,促进其康复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患儿更高(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刘娟研究结果基本接近;进一步验证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联合实施肢体语言沟通、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患儿护理的依从性。患儿由于年龄小,在临床护理时,如果责任护士没有独特的护理技巧,很难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同时护理过程中还容易出现不可控情况 。除此之外,患儿没有完整的表达能力,导致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很难进行正常的护理工作,而且对患儿的具体病情也没有明确的判断,因此,临床上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肢体语言沟通护理,这种护理方式可以让患儿通过责任护士的手势交流领会护理的核心,同时也能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儿科护理不等同于成人的护理,因为患儿年龄因素的影响,无法有效的与患儿进行语言交流,在很多方面表现的比较脆弱,加之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若护士在护理过程有些不妥当,如静脉穿刺,很容易遭到家长的责怪,甚至发生冲突,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在对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通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肢体语言沟通的个性化护理,有效提升与患儿之间的沟通效果。护理人员端庄的仪容,得体的衣着,倾听患儿及家长诉说时全神贯注的表情,都能增加患儿及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一个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都能使患儿感受到无比的亲切与温暖,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对于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 过 本 文 分 析 , 实 验 护 理 组 的 患 儿 在 看 护 过 程之中的依从概率(92.45%)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50.94%),且数据经过检验之后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此,在小儿医治的护理过程当中使用肢体言语来沟通的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同时实施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进一步促进患儿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蕊峰.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1:45-47.
        [2]王丽霞.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的临床价值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36:6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