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 (四川广汉618300)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穴位埋线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寻找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共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血清CA125值、中医证候及痛经的变化。结果: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60例完成治疗过程,脱落2例,剔除0例。经过治疗后,埋线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在本试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在改善患者痛经、降低血清CA125、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膈下逐瘀汤,但是对缩小子宫体积无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提示,穴位埋线疗法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气滞血瘀型;穴位埋线;膈下逐瘀汤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Qi-stagnation and Blood-stasis Type Adenomyosis
Wangying1
Guangh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Province(Guanghan618300 )
Subje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and gexiazhuy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qi-stagnation induced blood-stasis type adenomyosis. It may provide an economical,effective and safety metho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qi-stagnation induced blood-stasis type adenomyosis.Methods: Choose 62 patients of adenomyosis with qi-stagnation induced blood-stasi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cluding treatment group (n=31) and control group (n=31).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orall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exiazhuyu decoction). Observe the change of uterine volume,serum CA125,TCM symptoms core and dysmenorrhea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3 mouths experiment, 60 patients completed the treatment, 2 cases of falling off and 0 cases removing.After the treatmen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No adverse effect was foun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Conclusion: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qi stagna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type adenomyosis.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reliefing the dysmenorrheal ,sympto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reducing serum CA125 valu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gexiazhuyu decoction. However, it dosen’t had a much better clinical effect in lessening the uterus volume.
Keywords: Adenomyosis; Qi stagna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Gexiazhuyu decoction
子宫腺肌病(AM,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并伴随周围组织肌层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的一种妇科疾病。子宫腺肌病以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孕为主要表现,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受到影响。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越发年轻化,人们对子宫腺肌病的重视逐渐提高。
穴位埋线作为一种经络腧穴理论结合现代手段的治疗方法,除了利用腧穴的功能外,还有生物化学作用。根据针灸学理论,通过专门针具将羊肠线埋在穴位内对经络穴位进行持续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据日常临床观察其治疗1次起到的治疗作用可达到2周到4周,有的可持续2月余,可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在对应子宫腺肌病症状上,穴位埋线不仅可以缓解痛经,改善相应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作用持久,依从性较好。
笔者在前期硕士毕业课题中采用穴位埋线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较好,在此基础上回顾观察比较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与口服中药治疗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中医证候、血清CA125、痛经等变化。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来自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针灸科门诊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人作为本试验临床研究的对象,共有62例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进入临床试验。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第六版)制定[1]。中医气滞血瘀证型的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中药新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2]。
1.3纳入标准
符合子宫腺肌病诊断标准者;符合气滞血瘀型的中医辨证标准;年龄在20—47岁之间者;既往无严重药物过敏史;无心脑血管、消化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无精神病史;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意参加本项临床研究并按照要求定期复査者。
1.4排除标准
(1)年龄<20岁或>47岁者,或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盆腔感染、子宫肌瘤或生殖系统肿瘤等;(3)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大小;或单个腺肌瘤直径大于5cm者,或有手术指征者;(4)血清CA125超过200U/ml;(5)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及血液系统等严重影响生存的原发性疾病;(6)正在服用相关西药或中药治疗者,停药不足3月者。(7)过敏体质,对蛋白类或羊肠线过敏,或已知对某些成分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案
(1)埋线组:
选穴:关元、三阴交(双)、肾俞(双) 、肝俞(双)、血海(双)。
操作: ①患者取卧位,施术者用记号笔点穴,局部消毒。②施术者戴无菌手套,用镊子钳取剪好的1.5cm-2.0cm长3/0号羊肠线装入9号埋线针内。③施术者将埋线针迅速刺入皮下,根据不同穴位所在部位不同,可采用舒张进针法或提捏进针法进针,刺入安全深度,稍作提插,得气后边退针边推针芯,将羊肠线埋置于皮下和肌肉间。④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或无菌纱布按压针孔片刻,观察针刺处是否出血,并查看针孔处有无暴露羊肠线,若无即可用创可贴保护针孔即可。
疗程:穴位埋线于经前3--7天开始治疗,治疗1个月经周期1次,1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2)中药对照组
采用膈下逐瘀汤汤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首次于经前 10 天开始服药,经期停药,月经停止后继续下一疗程服药,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2.2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1)子宫体积大小:患者入组后在治疗前末次月经结束后3-5天行阴道B超检査测定子宫大小,治疗结束后第一次月经结束后3-5天复査。(2)血清CA125:入组后在治疗前末次月经结束3-7天后行血清检査,治疗后第一次月经结束后3-7天复査。以血清CA125≥35U/ml为阳性判断标准。(3)中医证候积分:入组后治疗前评估一次,治疗后第一次月经结束后评估一次。(4)痛经症状积分:入组后治疗前评估一次,治疗后第一次月经结束后评估一次。
2.3 统计方法
将所收集的资料,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试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先做正态分布检验,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 t 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以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
3 结果
3.1疗效评价标准
(1)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
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 *100%
痊愈:N≥90%;显效:90%>N≥66.67%;有效:66.67% > N ≥33.3%;无效:N<33.3%。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100%`
(2)痛经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之《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①痊愈:痛经积分恢复至0,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停药3个月周期未复发者;②显效:痛经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以下,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好转,不服用止痛药能坚持工作;③有效:痛经积分降低至治疗前积分的1/2—3/4,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用止痛药能坚持工作;④无效:腹痛及其症状无改变者。
3.2.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治疗前子宫体积、中医证候、血清CA125、痛经积分等基线比较下,无明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2.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中药组。见表1。
3.2.2 治疗后两组痛经疗效的比较 两组痛经疗效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痛经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痛经疗效比较
3.2.3穴位埋线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血清CA125、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血清CA125、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子宫体积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在改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上,作用不明显。见表3。
3.2.4中药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血清CA125、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前后对照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血清CA125、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症状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较明显改善。中药组子宫体积治疗前后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在改善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上,作用不明显。见表4。
3.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本研究实行比较安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患者晕针现象,无滞针、断针、气胸等不良反应。部分病例仅在出针时有点状出血,立即给予无菌干棉球按压5-10秒即可止血。所有病人未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现象。
讨 论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妇科疾病,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间质伴随着周围组织肌层细胞呈周期性地代偿性肥大、增生,进而出现一系列进行性痛经、经量增多、月经延长、性交痛、子宫体积增大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不孕[3]。该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年轻化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改进,AM越来越广为人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祖国古典医集中,并没有直接提出这个病名,但是根据其主要的症状、体征,例如:月经量多、继发性痛经并渐进性加重、经期延长、继发不孕等,可以将之归属于中医学的“痛经"、“癥瘕”、“不孕"、“月经不调”等病证范畴。
总结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辨证分型,气滞血瘀证型为本病的基础证型,也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和结果。如若瘀血停滞于胞宫、胞脉,内留则蓄积,加之妇人经期、产后失养,或忧思恼怒,或感受寒湿,或素体虚弱,或孕产失度导致气机阻滞,推动、运行失司,日积月累则成瘤块、成癥瘕,久则不孕。现代诸多研究指出气滞血瘀型为子宫腺肌病最为普遍以及最多见的证型 ,如关永格[4]临床观察对29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证型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归纳,频率排在第一位的是气滞血瘀证(占44.56%),王子瑜教授[5]认为子宫腺肌病多起于肝气不舒,且病位在胞宫,为肝经所过之处,故临床以气滞血瘀为多见,故本研究以气滞血瘀型为证型进行探讨。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宫内给药治疗等。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手术也有一定创伤及器官缺损,不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开发中医的特色治疗,寻找有效、简便、无副作用的方法迫在眉睫。对于子宫腺肌病的中医治疗[6-12],既有采用辨证分型的中药治疗,也有借助于无毒副作用的自然疗法,如针灸等。但由于本病治疗疗程较长,需长期服用中药,部分患者不能坚持,针灸的针刺效应持续时间短、疗效难巩固,寻找既能提高疗效且安全、简便、作用持久的自然疗法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穴位埋线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它是在针灸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特制针具将羊肠线埋于腧穴中,借助于羊肠线在穴位内的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产生持续机械性剌激,达到一种柔和的长效针感效应,来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13-14]。它既有针刺的刺激,也有羊肠线的生物化学效应,再结合辨证选穴,具有针对证型的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故而在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上取得显著疗效。而子宫腺肌病的形成多由长期的病理演变而来,较为多见的“癥瘕积聚”需要长期持久的针刺治疗才能较为明显地改善,穴位埋线由外而内,通过腧穴,使治疗作用深入病灶,充分体现了其针感强烈、作用时间持久、疗效可观的优势。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穴位埋线疗法与膈下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两组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A125及痛经症状的治疗前后变化,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观察,通过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穴位埋线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作用时间持久的治疗方法,易于在临床上推广,为临床治疗该病的一种手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2、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在改善患者痛经、降低血清CA125、中医证候方面疗效优于膈下逐瘀汤,但对缩小子宫体积无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第 6 版:348-349.
[2]郑筱英主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第1版:240-241.
[3]丰有吉,沈坚.妇产科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7.
[4]关永格.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分布与化瘀止痛方及其拆方的干预机制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5]王阿丽.王子瑜妇科临证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99-200.
[6]卢利霞,边文会.中西医治疗子宫腺肌病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院学报,2019.34(3):54-58.
[7]李学应,谢绍聪.传统中药对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2):2154-2155.
[8]邵国军.中医从肝论治子宫腺肌病18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37.
[9]徐慧军.辨证论治子宫腺肌病[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8):564-565.
[10]陶佩明.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148.
[11]徐慧军,颜建敏,部国香.辨证论治子宫腺肌病[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8):564-565.
[12]孙伟伟.中药辨证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2):2119-2120.
[13]李敏,魏清琳.穴位埋线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5):72-73.
[14]赵燕坤.穴位埋线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4):14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颖,(1986年-),女,汉族,四川广汉人。现为四川省广汉市人民医院(四川省广汉市武昌路南2段8号)康复科住院医师。
联系地址:四川省广汉市雒城镇佛山路西一段2号开心大院61幢1单元4-2。邮编:618300
电话:13881055953、18090056971。
邮箱:6175257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