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脑钠肽和血尿酸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   作者:韦川
[导读]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脑钠肽(BNP)和血尿酸(UA)的影响。
        韦川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心卫生院        重庆   4084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脑钠肽(BNP)和血尿酸(UA)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统计两组疗效、BNP、U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P、UA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BNP和UA水平。
        关键词:中医辨证;慢性心力衰竭;血清脑钠肽;血尿酸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主要为“心肾阳虚”,相关脏器疾病累及心脏导致心脏气阴不足、阳气损伤、瘀阻血脉[1]。发病后出现瘀、痰、水等病理产物损伤,咳嗽悸肿等临床表现。本研究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为我院2019年3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2-75)岁,平均(57.3±8.2)岁;病程(3-14)年,平均(8.2±2.0)年。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6)岁,平均(58.0±8.5)岁;病程(4-15)年,平均(8.5±2.2)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纳入标准
        ①入选患者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具有典型心衰症状体征,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②NYHA心功能分级II-IV级。③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
1.3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脏器严重原发疾病。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急性感染。④对研究用药过敏。⑤中途脱出者。
1.4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采用口服卡托普利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H32023731,10mg/次,2次/d)+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J20150044,12mg/次,2次/d)治疗。
        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1)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以“活血、生脉、益气”为治则,方剂组成为黄芪30g、麦冬15g、西洋参15g、佛手15g、丹参15g、当归12g、红花12g、五味子12g。
        (2)肺肾两虚证、水湿上泛型:以“泻肺平喘、补肾纳气”为治则,方剂组成为生黄芪30g、党参20g、葶苈子20g、山茱萸18g、熟地黄18g、麦冬15g、猪苓15g、茯苓15g、五味子15g、炮附子15g、泽兰10g。
        (3)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以“补脾、温阳、利湿”为治则,方剂组成为薏仁30g、车前子20g、白术18g、大腹皮18g、炮附子15g、猪苓15g、泽泻15g、茯苓15g、桂枝12g、干姜10g。
        (4)心阳虚脱型:以“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为治则,方剂组成为黄芪60g、人参30g、五味子15g、炮附子15g、干姜10g、甘草10g。
        常规水煎,取汁300ml,分早晚两次温服,2组均持续治疗30d。
1.5评价指标
1.5.1疗效
        显效:治疗后中医证候(心悸、胸闷、气短、口唇紫暗、面色晦暗、咯痰、尿少等)积分减少>75%。有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在50-75%。无效: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2BNP、UA
        治疗前后分别测定BNP、UA水平,抽取5ml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BN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UA水平。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临界值α=0.05,若检验值P<0.05(0.01)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
2结果
2.1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BNP、UA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P、UA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如表2。
                                               
3讨论
        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属于“水肿”、“心悸”、“喘证”等范畴,病位在心,心气虚、心阳虚、瘀血、水饮、痰浊等为该病的病理基础和病理因素[3]。
        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的特色理念,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肺肾两虚证、水湿上泛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心阳虚脱型。本研究在用药治疗时依据具体证型病情特点辨证论治。从结果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反映出中医辨证分型有利于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于彦等[4]报道中医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本研究结论与之相符。BNP、UA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异性血清标志物,与患者病情恶化关系密切。研究依据患者具体证型进行针对性治疗,从结果来看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NP、UA低于对照组(P<0.01)。反映出辩证治疗有利于降低血清BNP和UA水平,改善血液循环和心功能,从而促进机体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清BNP和UA水平。
参考文献
[1]杜怡雯,胡黎文,王皓霖,等.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3): 91-94.
[2]许顶立,马壮.2018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成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管理指南更新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17):2015-2019.
[3]杜怡雯,胡黎文,王皓霖,等.真武汤合桂枝茯苓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3): 91-94.
[4]于彦,隋殿军.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及对血清脑钠肽和血尿酸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9,14(2):149-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