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能武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卫生院 湖北 黄石 425234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55例,参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长、腹痛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肠梗阻0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脓肿0例,化脓性门静脉炎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参照组发生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3例,腹腔脓肿2例,化脓性门静脉炎5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55%,研究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实行手术治疗方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普外科;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研究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9.8±8.8)岁;病程1~6d,平均病程(2.24±1.48)d。参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8.6±8.7)岁;病程2~7d,平均病程(2.32±1.46)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方案知情且均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症均符合急性阑尾炎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1年内存在炎症腹腔粘连或腹部手术史者;(2)存在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包块、严重腹膜炎、机体感染;(3)妊娠期妇女;(4)存在凝血功能障碍;(5)无法耐受手术、麻醉;(6)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7)存在手术禁忌证者;(9)存在膈疝;(8)拒绝手术知情同意书者。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行保守治疗法。首先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同时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给予患者甲硝唑及头孢类抗生素并实行静脉注射治疗,每天2次,检测并记录患者的腹痛情况,相隔4h观察1次,实行体温测量法,每天2次。待治疗完成后3d进行血常规复查,并按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自身恢复状况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若观察显示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证明患者可以办理出院手续。对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当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首先对其实行补液,以保证酸碱度及电解质的平衡,避免患者出现其他不良感染。另外,针对女性患者,还会对其盆腔部位、附件进行检查,并对疾病进行分型,探查指导手术。治疗方面,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麻,实行开腹手术并取右下部位腹麦氏切2~4cm的切口,顺结肠带方向准确寻找阑尾,分离阑尾根部粘连部分,取近端0.5cm处进行结扎,切除阑尾,后使用荷包进行缝合,并及时清理腹腔镜下的积液,然后直接进行包扎并放置1个引流管。进行手术时需使用标准的三孔手术,完成探查后进行腹腔镜条件评估,必要时进行中转。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超声检查主要按照Alvarado评分系统、阑尾超声检查系统,诊断治疗依据为:(1)出现脓肿、合并粪石、管腔积液、血流增多、管壁增厚、阑尾管径加宽。(2)间接征象包括出现回声增强/肠系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回肠壁/盲肠加厚、肠蠕动增强/减弱,腹膜腔结液。其次还要对患者进行尿常规及血常规检查,随着急性阑尾炎疾病的发生,人体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加,患者尿中也可能出现少量白、红细胞。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状况、腹痛持续时长、住院时长、治疗效果及其他并发症(包括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化脓性静脉炎)发病情况。
显效:患者未出现腹痛现象,且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肠胃功能指标状况达到正常;有效:患者腹痛现象得到一定缓解,临床症状显著消失,患者肠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效:患者腹痛现象愈发严重,临床症状也明显加重,且未发现肠胃功能有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比较,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腹痛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长对比
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腹痛持续时长及住院时长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中,最常见的手术方法是切除阑尾。传统的开放手术是通过硬膜外麻醉进行的,使用右上腹部的左侧和斜切口。若是操作过程之中找到阑尾化脓过或是传染,需对于腹部渗液或是脓液吸出,并且摆放引流管。这种急性阑尾炎手术技术非常成熟,安全性很低。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主流趋势。
急性阑尾炎在现阶段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人群也较为广泛。急性阑尾炎一般分为4种:阑尾周围脓肿、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上腹痛主要表现为脐周及中上腹疼痛,几小时后由于发生腹痛转移使疼痛固定在右下腹。患者早期呈现为一种神经性反射疼痛,肚脐四周及中上腹疼痛范围较广泛,有时无法准确判断疼痛位置。当壁腹膜及浆膜层受到炎症波及时,患者疼痛感觉即固定在右下腹,原脐周及中上腹疼痛感觉消失或减轻。由于急性阑尾炎处于人体中腹部的右下部位,极易受到食物残渣及肠腔粪便的影响,进一步使得细菌性感染疾病增强,从而导致急性阑尾炎,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状况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若出现此类现象则需要对患者及时进行救治,避免出现其他不良并发症,例如腹膜炎、器官衰竭及败血症,极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有研究发现在临床治疗中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行手术治疗可使其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手术治疗方法还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显著缓解,明显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使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一旦发病,医疗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可避免的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极易使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医疗人员还需要对肠梗阻、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及化脓性门静脉炎等并发症及时做出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
结论
急性阑尾炎作为临床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发病后患者会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临床反应。通过上述的研究和论述,笔者认为普外科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是最为有效和安全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较少患者的疼痛,有效缩短患者的就医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所以说普外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是值得我们大家推广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王鑫.普外科临床治疗阑尾炎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53).
[2]王子君.急性阑尾炎在普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01).
[3]江志霞.普外科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