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阿托伐他汀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   作者:王俊祥
[导读] 观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用补阳还五汤与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实际影响。
        王俊祥
        南充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用补阳还五汤与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颈动脉斑块的实际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合用阿托伐他汀、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IMT值比较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IMT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6.25%,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合用补阳还五汤以及阿托伐他汀可获得理想疗效,并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病理状况。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补阳还五汤;阿托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是十分常见的脑卒中疾病,患者的发病是由于脑动脉出现闭塞甚至破裂后,使得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受损。动脉粥样硬化是该疾病的重要病因基础,颈动脉斑块的病变情况和稳定度是反映患者全身动脉硬化病情的重要早期指标,所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对其颈动脉斑块进行监测,有利于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评估[1]。以下将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通过合用补阳还五汤及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该药物疗法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具体影响。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6月1日~2020年5月31日本院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用药方案分组,观察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6~86岁,均值为(63.5±1.2)岁;合并症:2型糖尿病12例,冠心病8例,高血压26例,其他3例。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45~87岁,均值为(63.4±1.3)岁;合并症:2型糖尿病11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25例,其他4例。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常规治疗,如控制颅内压、调血脂、抗自由基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口服,20mg/次,每天服用1次;观察组患者合用阿托伐他汀、补阳还五汤治疗,阿托伐他汀用药方法同对照组。补阳还五汤方剂组成如下:黄芪为120克,赤芍当归及川芎均为12克,桃仁与红花各为10克,以及地龙15克。上述中药以水煎煮后约取汁300毫升,患者每日口服1剂,并于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治疗一个月后观察疗效。
1.3评价标准
        (1)比较2组患者颈动脉斑块在本次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包括斑块的大小、厚度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下降>90%;显效:NIHSS评分下降46~90%;有效:NIHSS评分下降18~45%;无效:NIHSS评分下降<18%。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颈动脉斑块指标对比
        2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IMT值比较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IMT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


2.2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3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78/80);对照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30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69/8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许多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或静息状态时猝然发病,症状表现为半身不隧、眩晕以及头痛等情况,严重者还可能发生昏迷。近年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急性脑梗死疾病的重要独立因素,患者的发病风险伴随着机体动脉硬化粥样病变程度的不断升高而进一步增加,同时患者斑块稳定度将对预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多运用西医疗法,如调节血脂、控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阿托伐他汀是常用的他汀类药物,能够抑制胆固醇合成,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治疗作用,同时还可发挥抗血栓抑制平滑肌细胞稳定斑块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有利于促进受损的血管内皮尽快恢复,也是目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常用临床药物[2]-[4]。祖国中医学将急性脑梗死疾病纳入到中风等范畴之中,并且认为病机在于气虚、血瘀以及脉络瘀阻,所以在治疗中遵循活血化瘀以及行气通络的基本原则。本次研究中所应用补阳还五汤,该方剂当中重用黄芪具有大补元气以及补气促血等功效;赤芍、川芎以及当归等可促进活血化瘀;应用地龙能够疏通血脉;应用桃仁和红花可促进祛瘀通络;因此诸方合用可发挥益气活血以及化瘀通络的治疗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的面积厚度和IMT值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表明,合用补阳还五汤以及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合用补阳还五汤以及阿托伐他汀可获得理想疗效,并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病理状况。
参考文献:
[1]周喜顺.补阳还五汤、阿托伐他汀联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特别健康,2020,15(7):102.
[2]唐泗明,张威,袁奇, 等.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及CD62P、CD63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10):1093-1097.
[3]钟玲伊,张小罗,王位.补阳还五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新中医,2019,51(6):83-86.
[4]袁秀琴.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云南医药,2020,41(3):220-22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