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芳
迪庆州人民医院外三科 云南 迪庆 674400
【摘要】目的:总结概括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利用随机抽选的方式,选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接受我院治疗的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72例,将其划分为实验组(36例,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与参照组(36例,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预后影响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22%,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3.33%,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在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各项评分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实验组出现1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77%,参照组出现7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高达19.44%。结论:通过对高原地区高血压引起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强化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水平,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作为高血压疾病中危机性较高的并发症之一,且高血压脑出血病情发作十分突然,病情进程较快,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尤其在海拔超过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受气候因素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程较长、病情症状较重,且容易诱发许多并发症,增加了临床护理工作的难度[1]。为此,对于高原地区患者而言,此种状况下,会对自身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威胁,根本原因是血压快速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出血,患者会出现躯体感觉、运动性能受阻,此疾病的预后与出血处、出血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尽早将患者颅内血肿清除,给予降压等干预方式,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是增强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成功概率的主要方法。为了总结概括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将选取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现将护理过程、护理结果展开以下分析: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利用随机抽选的方式,选出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接受我院治疗的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72例,将其划分为实验组(36例,综合护理干预方式)与参照组(36例,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其中,实验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占比结果为19:17,年龄58岁-83岁,平均年龄(70.54±3.47)岁,病程2年-11年,平均病程(6.57±2.26)年;参照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占比结果为18:18,年龄57岁-83岁,平均年龄(70.31±3.42)岁,病程2年-12年,平均病程(7.31±2.29)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譬如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础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21.0进行处理,对比计算结果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性显著。
1.2干预方法
参照组利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医护工作者在患者住院后,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向其说明治疗方法、用药事项、注意事项等内容,嘱咐患者定时服药。
实验组利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心理疏导,患者在住院后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加之住院时间过长,经济开销较大,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此时医护工作者需要对患者的心理展开客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通过与患者进行互动交流,消除患者的顾虑与杂念,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第二,并发症护理,医护工作者定期为患者进行吸痰,有效避免肺部感染,每间隔2小时左右,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更换舒适体位。同时帮助患者清洁口腔,避免口腔溃疡的形成,每日早晚进行口腔护理干预2次。对于昏迷患者在实施口腔护理干预时,棉球不宜太湿,避免形成吸入性肺炎。同时医护工作者还要重视皮肤护理,避免患者出现压疮,保持床单、衣物干净、整洁,每日利用酒精或者温水进行身体擦拭,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其血液循环。第三,加强运动功能锻炼,医护工作者针对患者瘫痪肢体应置功能位,各个关节受压部位垫好相应棉垫,针对病情较为平稳患者,医护工作者可实施被动运动与按摩护理,加快血液循环,避免肌肉、韧带出现萎缩,加快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另外,协助患者展开床上运动,适当活动患者的肩、肘部、腕部等关节,并遵循先运动大关节、后活动小关节的基本原则,用手掌从患肢末端逐渐向近心端方向选择按摩,每日2次,每个肢体按摩8-10分钟左右[2]。
1.3评估指标
在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运动功能评分情况,功能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预后影响效果越好。同时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向两组患者发放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将其划分成三个标准,即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临床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3]。另外,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内,向患者实施治疗干预,其中并发症主要以脑水肿、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4]。
1.4统计学处理
参照组与实验组各项数据资料均利用统计学处理方式,计数资料(%,护理满意度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计量质量(,预后影响效果)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分别运用X2与T值检验,如若其结果为P<0.05,证明组间统计学差异存在。
2.结果
2.1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达97.22%,参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83.33%,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详情见表一所示。
2.2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预后影响效果
在神经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各项评分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如表二所示。
2.3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出现1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为2.77%,参照组出现7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高达19.44%,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见表三所示。
3.讨论
众所周知,高原地区空气较为稀薄,气压比较低,容易出现缺氧,空气十分干燥,水分蒸发较快,所以血液粘稠度良好,加之受寒冷刺激因素与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使附近小动脉容易出现暂时性剧烈痉挛性收缩,导致患者血压快速升高[5]。同时高原人具有特殊的饮食习惯,进一步增加了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的患病概率,如若一同出现高血压与动脉硬化,血压长期处于较高的状态,使脑内小动脉逐渐硬化,形成脂肪玻璃样变,形成细小动脉瘤,以至于血压巨变,使小动脉瘤出现破裂出血,为此,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们应该提高自身的保健意识,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根据此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实验组患者展开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指标与运动功能指标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血压保持稳定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患者尽早出院。
综上所述,在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干预中,通过对患者展开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强化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早日恢复,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贺中正,马健康,贡桑,等.海拔4000米以上超高原地区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特点分析[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0,14(02):96-99.
[2] 孙小芳.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实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175-176.
[3] 赵杏香,陆春彩,黄雪梅,等.少数民族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延续护理的方法与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07):657-660.
[4] 李彬.优质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08):12.
[5] 崔艳丽.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和健康指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016(001):240-24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