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琦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 江苏 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共有60例,结合患者的自主意愿,将其中愿意施行中医护理,对中医比较信任的30例患者视为观察组,将其中不愿意配合中医护理,对中医抱有怀疑态度的3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以Barthal指数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生活活动他人依赖性,统计患者重度、中度、轻度等依赖的例数;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分值,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分级;评估患者在护理中心理紧张、烦躁、抑郁的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他人依赖性较低;观察组患者运动分级较低,观察组心理活动较为积极,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在脱离危险后,可利用中医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消除患者的运动障碍、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力。
关键词:重症患者;中医;中药治疗;疗效
关键词:重症患者;中医中药;治疗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0月之间收治的急危重症顺利救治者,护理调查取自患者入院急救脱离危险后的恢复期,直至患者出院结束。两组患者的总数均为30,其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为29~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5±8.52)岁。本次已经排除了高龄患者;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不接受护理研究观察的患者。本次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了治疗,直至可回归家庭疗养,未转院、未发生医护矛盾。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病型内容不作为统计依据,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成立急危重症紧急救治护理预案,结合常见的临床气道、呼吸心脏、休克脑血管、创伤、中毒,内环境、转运、灾难等各种危重症问题,结合救治的原则与方式路径进行护理准备,患者在入院路途上,即可进行护理准备,对患者进行生命指标检测,初步了解患者的致病诱因,并了解患者的过往疾病史、过敏史等,辅助医生进行急救处理,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与生理问题,给予医生提示,患者脱离危险后,协助患者进行皮肤等的清洁,避免患者皮肤受损感染,对于意识不够清醒的患者,应注意给予卧床约束,24小时轮班监察患者的情况,消除潜在的不良问题,帮助患者创建舒适的恢复空间,对意识清醒患者进行基本宣教,与家属进行医嘱沟通等,促使家属协助护理工作的开展,帮助患者提高机体抵抗力,引导患者正常饮食补充营养,注意检查管道滑脱问题,预防输液中的危险,做好药物核对等工作,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询问患者感受,帮助患者顺利呼吸排出分泌物,进行合理的护理排班安排,保障定期的做好检查、记录等衔接工作,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紧急预案,对患者二次发病、不良症状等做好急救准备1。
中医护理+常规护理:上述常规护理施行的环节,适当融合中医护理模式,急重症护理中,由于家属较为焦急,患者无法表述自己的情况,医护人员多集中于患者已经呈现的问题表征上,缺乏对患者疾病的深入剖析,从中医的视角,可结合已经评估的患者生理情况,进一步展开对患者的病邪辩证,如患者在急救过程中严重头痛,急救中往往找不到因素,只能进行外伤处理,中医辨证下分析患者邪气稽留、邪犯阳明、循经上行、头额疼痛,可更加针对性的、深入的进行护理评估,给予医生评估分析意见,以便于进行综合救治。患者脱离危险后,患者服用西药头疼不止,可以石膏120g,知母10g,菊花30g,川芎40g,全蝎10g焙,研末冲服,患者服用两剂后再次评估其情况,基本都可以缓解,可结合患者的状况可适当调节药剂量与用药次数,部分危重症可通过针灸帮助患者恢复意识,如急性心梗患者可取穴人中、中冲、足大趾间、十宣,利用点刺的手法,刺出黑血直至见红,可从人中到手指到脚趾,不断点刺直到患者清醒。患者在恢复过程中,还应从中医的角度防止患者风邪如体,以中医思维进行环境布置,减少冷风窜入,另外可利用中药外敷的形式帮助患者缓解生理压力,如患者心肺疾病中,呈现出肾积水的问题,若导尿不易,则可以利用麝香外敷肚脐,使得芳香开窍,配合导尿管等现代技术,使得患者的导尿顺利。
1.3 观察指标
对2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统一录入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的Barthal指数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在基本脱离危险后,受到护理的干预,已经有8例无需依赖他人行活动,对照组有6例,观察组有10例需要轻度依赖护理人员、家属,对照组同之,观察组无重度依赖患者,对照组有5例。观察组中度依赖患者12例;对照组中度依赖9例。从数据对比可看出,观察组患者依赖性总体上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无重度依赖患者,护理期间患者的恢复状况良好,自我能力的恢复能力更快,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本次的Fugl-Meyer评测法(FMA)对比结果显示:
按照Ⅰ<Ⅱ<Ⅲ<Ⅳ的分级程度进行划分,其中观察组患者Ⅰ等级评分例数11;Ⅱ等级评分例数7;Ⅲ等级评分例数10;Ⅳ等级评分例数3。对照组患者Ⅰ等级评分例数5;Ⅱ等级评分例数4;Ⅲ等级评分例数9;Ⅳ等级评分例数12。
观察组整体上的肢体活动能力分级,低级例数较多(肢体能力强),对照组分级中的高级例数多于对照组(肢体障碍严重)。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从患者心理感受上进行评分的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有心理紧张1例,占比总例数的3%;有心理烦躁者4例,占比总例数的13%;有心理抑郁者3例,占比总例数的10%。对照组有心理紧张3例,占比总例数的10%;有心理烦躁者7例,占比总例数的23%;有心理抑郁者2例,占比总例数的7%。结合例数与占比数,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优于对照组,各种心理指标均趋向于健康标准,且两组患者的心理问题在护理的后期均有所缓解。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中西医在急危重症诊疗、救治、护理中均有一定的优势,应取长补短,由于急危重症的治疗我国历来有之,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西医抢救仪器相对比较先进,而中医的护理方案相对比较完善,中医立方遣药,往往只需要几味药配置,就能够达到出人意外的效果,患者在脱离急危重症的生命威胁后,身体机能处于一个持续的恢复期,此时患者需要缓解身体的表征问题,如本文方法中所述的无法排尿、头痛等,而西医护理中难以找寻病灶根本因素,且护理也只能依赖于药物作用,对患者施行检测观察,护理较为被动,中医深入患者表征问题,进行了外敷、针灸等不同形式的主动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在段时间内就解决了生理问题,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他人依赖性较低;观察组患者运动分级较低,观察组心理活动较为积极,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护理应结合中医理论,钻研仲景之学,争取在急危重症救治中力挽狂澜,适当的选择中医护理的对症办法,联合西医监护、仪器检查,在中医主导护理模式下患者始获渐愈。本次的护理方法也仅述了一些常见的中医护理形式,实际上的中医内容量较多,护理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钻研与开发,仍旧需要同仁的共同努力,继续探索有关中医方面的护理方式,结合患者的急危重症常见救治问题,进行护理的研究,提出更加丰富的中医护理对策,建构中医护理体系。
结论
综上所述,对重症(ICU)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评价,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予以试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汪百飞,杨珠华,潘权,等.对综合ICU中老年重症患者实施超早期中医护理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0):1892-1895.
[2]陈娜.中医护理干预策略在重症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