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管理优化措施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0期   作者:孔艳红
[导读] 观察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管理优化措施及效果。
        孔艳红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妇幼保健院  甘肃兰州 730060

        【摘要】目的:观察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管理优化措施及效果。方法:我院妇幼保健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护理管理落实优化措施,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门诊接受的154名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儿诊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7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77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48%)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98.71%)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管理中优化护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管理优化措施;效果

        妇幼保健院儿科是医患矛盾高发科室,医患矛盾的发生与我国近些年居民消费观念的提升具有一定的联系,此外,传统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患儿及患儿家长的需求,基于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我国现代护理模式已逐渐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基于该形势[1,2]。本次研究为论证妇幼保健院儿科优化护理管理的影响,比较我院妇幼保健院儿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护理管理落实优化措施期间77例患儿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落实常规护理期间77例患儿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诊疗的154名患儿按照患儿诊疗期间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患儿行优化护理管理男(n=40)、女(n=37),年龄区间为:2个月~10岁、平均(4.82±1.42)岁。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管理男(n=39)、女(n=38),年龄区间为:2个月~10岁、平均(4.81±1.44)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相关数据经统计学验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参考我国胡亚美等主编第九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小儿相关疾病诊断标准,患儿均因不适在家属陪同下入院,医师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均确诊。(2)患儿家长均自愿入院治疗,本次研究开展前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伴心、脑、肝、肾等其他脏器先天性疾病患儿。(2)排除中途转院以及诊疗资料缺失患儿。(3)排除十分抗拒诊疗护理患儿。(4)排除入院前私自应用其他治疗性药物,继而影响临床诊疗效果患儿。
1.3方法
1.3.1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遵循医嘱开展相关护理措施并落实给药,同时监测患儿病情改善情况。
1.3.2实验组(优化护理管理):(1)儿科护理单元优化:结合入院患儿疾病种类进行分区,其中患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应进行有效隔离,在有效划分治疗区的同时规定合适公共区域、污物区,为降低患儿后对陌生环境的抗拒,可准许患儿家长怀抱患儿,开展问诊工作,并为安抚患儿情绪,可为患儿提供卡通书籍、漫画书或其他玩具,从而转移患儿注意力,减轻诊疗本身为患儿带来的疼痛不适以及恐惧感。(2)优化儿科纠正流程: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在测量患儿血压、心率,收集患儿静脉血,在完成床边检查的同时结合患儿医嘱,告知患儿家长相关检查科室位置以及相关检查流程、注意事项等基础检查内容。在患儿诊疗期间,护理人员在落实相关操作前与患儿家属交流,告知患儿家属相关诊疗操作的意义、可能对患儿机体造成的损伤、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预防情况,指导患儿家长通过肢体抚摸、讲故事等手段,转移患儿注意力,提升患儿诊疗依从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3)强化儿科护理培训,建立规范化、持续性儿科护理培训制度,定期开展儿科培训,在儿科培训开展过程中添加儿童生理特点、儿童心理特性,患儿家属心理特点以及气管异物、输液外渗、坠床、窒息等不良事件急救护理操作等相关内容,进而提升儿科护理人员医疗风险控制能力。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
1.5统计学处理
        结果中计量数据录入SPSS21.0系统进行处理,(%)相关计数数据χ2检验,P值<0.05预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儿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儿诊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2.2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3讨论
        儿科接诊患儿多为婴幼儿,婴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耐受能力低、言语表达能力差等特点,此外,患儿入院诊疗期间,患儿家长情绪易受患儿情绪的影响,而常规儿科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忽视患儿在诊疗中的主体地位,忽视患儿生理改变对其心理的影响,忽视患儿家长情绪、认知在儿科就诊患儿诊疗中的影响[3,4]。优化儿科护理实施过程中通过开展单元护理,对儿科病区进行设置,优化了儿科护理管径,有利于护理人员摆脱儿科护理人员繁杂工作环境对其情绪造成的影响。强化儿科护理诊疗程序即通过开展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了解了解相关诊疗检查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的同时了解检查与患儿诊疗护理中常见不良反应并掌握不良反应预防措施。继而在患儿家长的协同下,有序开展相关检查、以及相关护理干预,避免患儿在行相关检查、开展诊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此外,强化儿科护理培训,使儿科护理人员在落实护理诊疗过程中兼顾患儿生理与心理,环境与人文,在提升护理诊疗护理工作效率的同时,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患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提升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6]。
        本次研究显示儿科护理管理开展优化措施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8%,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为98.71%,显著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综上所述,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管理优化措施符合当前儿科护理发展的需求,有极高的实践以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玉洁,王娟,王春霞.妇幼保健院儿科护理管理优化措施及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635-1637.
[2]郭颖妮,王净非.某妇幼保健院儿科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治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9):1131-1133.
[3]袁莹.完善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优化儿科护理教学质量[J].中外交流,2017,(25):77.
[4]颜莉.儿科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9):5,8.
[5]高蕾.儿科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193-194.
[6]李艳丽.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2):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