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恒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本次实验将针对急诊输液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法 实验选取了2020年1月~2020年7月需要急诊输液治疗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8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风险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为(27.5±3.5)分,对照组为(30.9±2.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2%(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风险护理措施能够对急诊输液护理加强管理,减少不良事件以及心理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输液;护理风险;因素研究
引言
在急诊输液过程中由于多方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静脉炎、发热、过敏性休克等输液反应,而输液反应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还可能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急诊护士应当做好急诊安全护理管理工作。近来研究显示,传统护理由于片面性较强、细致度不足等原因,难以有效保证输液安全性。而精细化护理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集精、细、准、严于一体,能够完善传统护理的不足,避免输液流程环节出现纰漏,提高急诊输液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20年1月~2020年7月需要急诊输液治疗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18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进行分组调查。观察组中,男56例,女34例,患者年龄20~67岁,平均(35.6±3.5)岁。对照组中,男47例,女43例,患者年龄16~71岁,平均(38.6±4.9)岁。对所有患者的基础身体情况、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整理,对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的开展征求了家属的同意,并且报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并得到了批准。
1.2方法
(1)对照组采取常规输液护理,具体工作内容为:护理人员密切监视患者输液期间病情变化,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及处理工作等。(2)观察组在常规输液护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具体措施为:①护理人员需先注意自身仪表,标准整洁的着装和面容是护理人员自身性格和素质的总体体现,会给患者带来良好的第一印象,而良好的印象也是沟通工作的基础。同时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还需要面带微笑,保持热情和和善的态度,从而最大程度消除患者心中的紧张、恐惧等负面心理,提高护理依从性。②需对患者保持充分的尊重,严格避免使用可刺激情绪的词句。在护患患者时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技巧,不能直接称呼为挂号单序号或床位号,这种称呼会使患者感觉生硬,并于护理人员产生距离感。应选择直接称呼姓名,后面加上先生或女士,如果是婴幼儿则需护患姓名,加上“小朋友”;如年龄较大,则需在名字后加上大爷或大娘。尤其对于短期内每天均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尽量记住其姓名,从而在第一时间拉近护患距离。③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良好掌握时机,在患者叙述自身疾病情况时尽量不要打断;在体问时应加上“请问”,记录时如跟不上患者叙述的节奏,应先说“不好意思”,再请患者重复之前的叙述。
同时在沟通过程中分析患者的性格特点和认知能力,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应采取不同的语言方式,对于谈吐流畅且文化程度较高者尽量使用专业词语;而对于叙述不够流畅,思维能力较差者则应尽量将专业词语白话化。另外在交流过程中需不断鼓励患者,说明其状态好的一面,使其可以积极面对后续医护工作。
2结 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为(27.5±3.5)分,对照组为(30.9±2.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2.2%(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为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急诊科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研究分析发现,导致急诊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医院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因素等,其中,患者引发风险事件主要和患者的心理状况、身体状况、遵医嘱情况等有关,如患者为幼儿或为老年人时,有时会无法很好的控制自身情况,容易引发针头脱落、牵拉输液线;而护理人员因素,主要是其未根据相关护理指标开展护理工作,如使用药物前没有仔细核对药单,或使不同患者的药物相互混淆,发生错误用药情况;对于客观性的医院因素,可能是医院没有在急诊科配置相应的消毒设备,导致输液室有细菌悬浮现象,且护理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后输液室内仍存在室内悬浮细菌超标现象,这大大的提高了感染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在上述分析的风险因素基础上,本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研究组患者实施的所制定的护理对策。首先,对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开展全面培训,提高其护理技巧,让其充分掌握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到的护理内容及操作事项,如要严格执行输液消毒处理;其次,要注重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认识到及时、有效的与患者沟通是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的关键措施,同时,要给予患者规范化的输液指导,避免患者自身因素发生输液风险事件;最后,在取得本院的同意下,应在急诊科输液室配置消毒仪器,如紫外线消毒设备,及时对器械进行消毒,同时,条件允许的话要更合理的布局输液室,将输液区及输液操作区明显的区分开来,以免人流过于混杂致使环境遭到影响,降低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静脉输液属于现代医院急诊治疗的常用给药途径,而输液安全护理管理是急诊输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静脉输液护理环节多且琐碎,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均有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输液反应,降低疗效。因此,把握输液细节是确保急诊输液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关键。本研究对急诊输液患者施行精细化护理后其输液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表明精细化护理能够有减少急诊输液患者输液反应的发生,说明精细化护理对急诊输液安全护理管理确有显著改善效果。产生本结果原因分析如下:输液培训可提高输液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从而减少穿刺差错事件,增强患者对急诊输液操作的信任度,有效避免其产生烦躁、愤怒情绪,减少护理纠纷;输液查对流程细化可将查对工作细化至每个步骤,提前控制风险因素,从而避免或减少查对流程中各个化解可能发生的护理差错,最终减少护理纠纷。
参考文献
[1]王海燕,石崖琳,东张森.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在预防急诊输液用药风险事件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4):3431-3433.
[2]赵雪金,张桂芬,饶宝玉,曾燕辉,伍志祝,梁佩仪,刘建萍.输液中心全方位护理风险识别与护理安全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14):1722-1725.
[3]李瑞丽.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7):194+196.
[4]彭小兰,卢丹,刘年孟.心理疏导联合家属配合宣教对门急诊静脉输液患儿治疗配合度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12):1804-1808.